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专车专线”全覆盖,台州让易腐垃圾从“废品”变“产品”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景星华庭小区,一袋装满果皮、剩饭剩菜的易腐垃圾,被投进了垃圾分类驿站的绿桶内。自此,这袋易腐垃圾踏上从“废品”到“产品”的奇妙旅程。近年来,路桥区全力推进全行业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收运服务点位拓展到1600余家,易腐垃圾“专车专线”全覆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早上6时30分,身穿绿色马甲的督导员金彩莲准时在景星华庭小区垃圾分类驿站上岗,看到居民投放的是厨余垃圾,她帮忙进行破袋处理,投入易腐垃圾绿桶。“我主要是引导大家把垃圾分出来、投到位,为后面的分类收集和运输做好前期服务。”金彩莲说,随着垃圾分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居民既愿意分、又分得准。据悉,景星华庭小区共有485户,目前共有329户入住,为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在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栏的红黑榜上,三户垃圾分类分的好家庭成功登上红榜。“一方面,我们在创新普及形式上动脑筋,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提高易腐垃圾分出率;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训提升督导员业务能力水平,督促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路桥区分类办督查科科长谭宝军说。除了宣传,也要监督。路桥区分类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达1.5万辆
燃料电池汽车是绿色的新型环保汽车,它也是电动汽车,区别于普通的电动汽车,它不用等上一两个小时来充电,而是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给电池灌满燃料,补充的燃料通常是氢气。记者11日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达到1.5万辆,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创新高。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底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全部获国家批准后,截至目前,这五个示范城市群累计推广1.5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建设加氢站150座,燃料电池汽车纯氢行驶里程超过3亿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18万公里,加注氢气超过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万吨。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海峰:我们的膜电极、双极板、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化突破,相比示范启动前,我们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实现了翻倍,成本下降了约80%。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到这个零碳度假区玩,想省钱就步行,还有奖品拿
“黄浦江源度假区森林覆盖率超85%,具有强大碳汇能力,我们要打造一个零碳度假区。按照规划,到2025年,度假区要完成零碳建设导则的制定,推进重点部门节能降碳增效。”在浙江省安吉县黄浦江源度假区(以下简称度假区)近日举办的潮流生活节上,零碳规划牵头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彭栓说道。度假区章村一景,受访者供图。打造一个产居联动、城乡融合、村民富裕、生态和谐的零碳度假区,是其建设规划之初的题中之义。如何保障零碳目标实现?度假区从建筑、交通领域节能降碳以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着手,开展创新探索。推进建筑低碳节能改造“通过由易到难、分批有序实施低碳节能建设和改造,实现建筑碳排放降低值超过8.0 kgCO2/(m2·a)的预期目标。此外,将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和建筑用能智慧管理等新技术应用于新建建筑低碳建设和既有建筑低碳改造中。”彭栓介绍。记者获悉,度假区涵盖公共建筑、民宿农家乐、居民住宅等多种建筑类型,全面推进建筑节能降碳增效工作,是零碳度假区打造的“先手棋”。分布式户用光伏项目建设也是一大亮点。预计到2035年,度假区人均光伏装机量将达1.5kW。值得一提的是,度假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积极应对气候贸易碳关税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下,将气候行动纳入国际贸易,以征收碳关税的方式来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这无疑是一项极具开创性的举措。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实现“碳中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行动,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无论多发达多强大都无法独立完成。“世界各国”包括所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然而,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实排放责任是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制定国际间气候治理机制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不同能力原则,这些原则不仅要强调,更要体现在制定国际规则全过程之中。具体在气候行动与国际贸易的规则方面,当下各国推行的气候贸易碳边境调节机制,是典型的碳排放“生产者责任承担机制”。鉴于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不同,国际社会应推动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共担”的碳排放责任机制和原则,以此机制建立的国际间气候贸易规则,才符合气候公正转型,才更能有效地激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共同减排,共同实现气候目标与国际贸易的可持续繁荣。同时,全球气候治理是为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必须相互兼顾、平衡推进。这不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宁波镇海“点对点”项目上榜“无废城市”典型案例
日前,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首批36个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由宁波市镇海区报送的《镇海炼化“点对点”综合利用废催化剂,开创区域石化行业减污降碳新局面》榜上有名。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是经巴塞尔公约秘书处授权,受生态环境部和清华大学双重领导的单位,是全球14个巴塞尔公约区域和协调中心之一,也是巴塞尔公约秘书处在国内唯一的授权中心。去年8月,该中心根据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环办固体函〔2023〕99号)文件,发起“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各地报送的176个案例。经材料形式审查、专家初评和终评,产生36个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推荐案例,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点对点”项目作为宁波市唯一案例入选。 镇海炼化“点对点”定向利用装置由镇海炼化牵头的中石化镇海基地二期炼油工程配套建设600万吨/年深度催化裂化(RTC)装置,根据工艺特点,其开工需用平衡催化剂;而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20万吨/年催化裂解(DCC)装置每月约有150吨催化裂解平衡剂(废催化剂)产出,属于HW50类危险废物。经调研分析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襄阳获批湖北节能专项资金千余万元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下达2024年节能专项资金投资计划,襄阳市获批节能专项资金1050万元,占全省总下达资金的21%。其中,襄阳市申报的两个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获批节能专项项目资金支持840万元,项目个数在全省占比25%,争取资金在全省占比近1/3。襄阳市提前完成湖北省定“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获批省政府节能目标考核奖励资金210万元,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以上获批的两个项目分别为龙佰襄阳钛业有限公司钛白粉生产线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襄樊富仕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综合节能改造项目。两个项目拟对企业现有生产线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完成后,企业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均将由3级提升至1级,预计年节约标煤1.3万吨,减少碳排放3.7万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下一步,襄阳市将坚持把争取政策资金、服务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政策支持范围,以项目投资之“进”促经济增长之“稳”,助力襄阳市项目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将严格按照规定组织项目实施,加强对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资金使用、绩效达成情况等的监管和日常调度,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发挥效益。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南通通州点面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绿色空间”
“生态环境部门坚持面上推进、点上跟进,通过建设数码印花产业园,促进印染行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的全程‘保姆式’审批服务,助推乐尔环境飞灰协同制棉示范产线顺利落地,这些典型案例值得区各相关部门学习借鉴。”日前,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张建华在全区产业项目观摩促进活动中,对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家纺是南通市通州区的支柱产业,而印染又是家纺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通州区现有印染企业30家,主要分布在先锋街道和川姜镇。由于印染行业具有废水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双高”的特点,且主要原因是部分印染企业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污染治理水平低。据核算,2021年碳强度前十名的企业中,有9家为纺织印染企业。随着时代发展和行业进步,家纺印染也面临升级换代。近年来,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印染行业集聚发展和产业绿色转型。数码印花产业园的建成便是前期辛勤耕耘结出的硕果之一,对提升染整环节的本地集成和产业链整合能力,推进传统家纺产业低碳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相较于传统印花,数码印花污染物排放量整体下降约60%,能耗和碳排放量整体下降约50%。2023年8月,通州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吉安市吉州区探索打造能碳管理平台
碳账户、能碳结构、能碳趋分析、碳达峰预测、能碳实时监测、资源循环利用……登录能碳管理平台,各种碳功能模块清晰可见,相关碳数据可随时调阅。“如今,通过区能碳管理平台,我们能够一屏掌控全区‘碳全貌’。”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发改委副主任周萍说。近年来,吉州区抢抓全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机遇,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建立区域数据监测核算机制、企业碳效转化交易机制、低碳社区标准评价机制,探索打造能碳管理平台,推进“双碳”数字化治理,为全区“双碳”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考核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区域数据监测核算机制。“你看,绿色代表碳排放指标数据下降,红色代表碳排放指标数据上升,全区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变化一目了然。”周萍说,吉州区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汇聚区域、行业、企业用能数据、电力数据、量测数据等,构建碳排放动态核算模型库、算法库和因子库,建立区域、行业和企业三级能碳管理指标体系,设立碳账户、碳监测、碳目标、数字驾驶舱等功能模块,实时追踪能源数据、动态核算碳排数据,在线监测分析碳排放指标,全面掌握全区能碳水平。建立企业碳效转化交易机制。85家规上工业企业、5个碳效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西安构建“4+3+3+6”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
记者从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印发,探索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的协同创新路径,促进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到2026年,形成一套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模式路径和政策举措,构建“4+3+3+6”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西安模式”。《方案》明确“4+3+3+6”即:开展能源、交通、工业、环境治理4个领域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在园区、企业、项目3个层次培育和遴选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标杆;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金融政策、碳评纳入环评新机制、碳排放信息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新机制3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政策;提升市级层面试点工作机制创新、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清单编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监测核算、固定污染源排放量全口径核算、协同管理创新6种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和创新能力。《方案》提出,加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强化污水治理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到2025年,实现含喷涂工艺的汽修企业面漆全部使用水性漆替代。到2026年,全市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76%以上、处理率达到96%以上,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绿色竞争力正在重塑国际贸易规则
在经济全球化走向纵深的时代,国际贸易规则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制定新的制度和法案正在逐步推动这场变革。从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电池法案、英国CBAM、航运碳减排等“气候贸易规则”,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G7成员国相继考虑和推出的“碳边境税”,这些举措均是将绿色发展理念和气候行动纳入到国际贸易规则里,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和环境问题与经济贸易之间的联系,也反映了大国间经济与政治力量对比的转移以及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响应。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有效途径,以绿色低碳水平为特征的绿色竞争力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国际贸易规则。绿色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绿色管理和技术创新,提供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市场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概念强调了经济效益与生态可持续性的结合,旨在推动企业和社会向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例如,一些企业积极研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具备强大绿色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全球消费者青睐,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共 4025 条
2122232425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