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司法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会同生态环境部制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9月6日,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姜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立法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保障功能和作用。具体而言,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的部署要求,会同有关方面起草《国家公园法(草案)》《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等法律法规,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围绕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补偿的决策部署,将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综合性、基础性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巩固和拓展,确立了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三是贯彻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会同生态环境部制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管体制,构建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制度框架。四是贯彻落实有关环境风险管控的要求,会同生态环境部修订出台《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中国石化首套“碳中和”装置获认证
中化新网讯  9月2日,作为中国石化重要的氢能保供装置,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顺利通过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措施独立核证,获得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这是中国石化首套“碳中和”示范装置。据了解,2020年,燕山石化以服务2022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建设投用了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新能源装置,产出满足燃料电池所用氢气,其纯度达99.999%,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家可生产车用燃料电池氢的企业。2022年,燕山石化所产氢成功点燃冬奥会主火炬,实现冬奥会历史上火炬零碳排放,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首都氢能的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向市场供应燃料电池氢气近3000吨,产销量居中国石化之首。2024年,该公司全面梳理氢气新能源装置用能结构,分析电、氮气、工业风等能源消耗量,排查装置人员和生产各环节产生碳排放量,追溯碳排放源头。在此基础上,通过购买内蒙古、山西等新能源发电厂绿电,利用可再生能源消纳抵消碳排放量的方法,并科学结合装置多项节能减排措施,最终实现装置净零排放的目标。近期,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专家组利用7天时间,以文件评审和深入现场核证的方式,对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碳中
来源:中化新网
8月前
中国气候科技创新代表连希蕊在中亚首届数字包容性论坛上的精彩发言:数字技术助力全球气候行动
9月3日,中亚首届以数字包容和转型为主要议题的亚太部长级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开幕。此次大会,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组织举办,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数字化部门领导人出席。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国第79届大会上“关于在哈萨克斯坦举办此次大会”的动议获得了成员国的一致认可,凸显了哈萨克斯坦在数字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沃勒扎斯·别克帖诺夫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80年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为亚洲太平洋地区超过40亿人民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绿豆芽创始人、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连希蕊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数字包容和转型为主要议题的亚太部长级会议上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主题演讲。链上激励与碳小屋:为全球减碳贡献力量在此次演讲中,连希蕊女士以她一贯的创新精神分享了她所带领的团队研发的“碳小屋”系列产品,并详细介绍了这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何在中国取得了显著成果。连希蕊提到:“自2017年以来,我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就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促进碳资产挖掘和减碳激励进行了密切合作,并将这些成果成功应用于中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绿豆芽公司携手QazInnovations 共同推动中哈创新与碳中和领域合作
绿豆芽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创新发展国家机构QazInnovations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科技创新与碳中和项目的深度融合。这一合作标志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等领域的双边合作迈上新台阶,将为两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双方的技术资源与创新能力,推动中哈两国在碳中和、绿色经济和高科技创新领域的全方位协作。绿豆芽公司创始人兼CEO连希蕊女士与QazInnovations董事会主席Sanat Zholdykhan先生共同推动这一合作愿景,双方将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合作网络,为中哈两国的创新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合作核心 ·作为此次合作的核心,绿豆芽公司将携旗下领先的数字碳技术产品——碳小屋、碳铺和碳账户,为中哈两国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1. 碳小屋:通过这一平台,用户可以监测、管理和减少个人及企业的碳排放,并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设备实时获取碳排放数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碳小屋在哈萨克斯坦的落地实施,帮助当地企业和政府提升碳管理能力。2. 碳铺:作为绿豆芽公司推出的区块链碳交易平台,碳铺将为中哈两国的碳市场建立透明、高效的交易机制,帮助企业通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绿豆芽公司携手QazInnovations 共同推动中哈创新与碳中和领域合作
绿豆芽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创新发展国家机构QazInnovations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科技创新与碳中和项目的深度融合。这一合作标志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等领域的双边合作迈上新台阶,将为两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双方的技术资源与创新能力,推动中哈两国在碳中和、绿色经济和高科技创新领域的全方位协作。绿豆芽公司创始人兼CEO连希蕊女士与QazInnovations董事会主席Sanat Zholdykhan先生共同推动这一合作愿景,双方将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合作网络,为中哈两国的创新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合作核心 ·作为此次合作的核心,绿豆芽公司将携旗下领先的数字碳技术产品——碳小屋、碳铺和碳账户,为中哈两国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1. 碳小屋:通过这一平台,用户可以监测、管理和减少个人及企业的碳排放,并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设备实时获取碳排放数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碳小屋在哈萨克斯坦的落地实施,帮助当地企业和政府提升碳管理能力。2. 碳铺:作为绿豆芽公司推出的区块链碳交易平台,碳铺将为中哈两国的碳市场建立透明、高效的交易机制,帮助企业通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本报评论:“卖碳”也能成为公交企业破解资金困局的有效手段
近日,苏州市公交集团通过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卖出100吨电动专用车替代燃油车运行所产生的碳减排量,成交金额3000元。这是全国首笔落地的充电碳普惠交易。苏州市公交集团后期还将对全市87座充电站开展核证,总碳减排量近15万吨,若能全部交易,按照目前的价格,将获得450万元“绿色收益”。通过“卖碳”,苏州市公交集团将减排行为转化为碳资产价值,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贴和支持企业运营,帮助其更新设备、提升服务。这不禁让笔者想到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的新能源公交车“停运”现象。一边是补贴政策调整、地方财政紧张无力继续大幅补贴运营,另一边是公交公司迎来换电潮,多方因素叠加下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究其原因,还是资金问题。纵然城市公交、环卫等属于基本的社会民生服务,理应由地方政府通过补贴等形式承担一定的支出责任,但整个行业面临的现实困难,也确实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出行需求近年来在不断增加。去年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3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介绍,2014年—2022年,我国新能源公交车总量从3.7万辆增至52.9万辆,占比从6.9%增至77.1%。未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重庆市长寿区推进“无废园区”“三化”建设
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寿经开区”)是重庆重要的高新技术工业生产区,在推进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全面推行无废园区“产业循环化、管理数字化、废物资源化”建设,取得可喜成效。在源头管控方面,长寿经开区严控项目准入,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硬约束。注重规划环评引领,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控制“产业链条短、深加工程度低、产废强度高、综合利用能力低”的传统行业发展规模。2023年一票否决类似项目4个,涉及投资1.27亿元。同时坚持规划引领,促进治理提档升级。严格执行《重庆市“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督促重庆钢铁、川维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大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有效减少固废废物产生量。推广应用环境友好的先进生产设备,使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和溶剂,推动危险废物减量化工艺改造,减少废有机溶剂等危险废物产生。2023年,长寿经开区企业实施技改项目115个,备案投资达52亿元。开展全国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通过对16家重点企业的审核评估,探索建立天然气化工行业和化学原料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此外,长寿经开区构建了7大产业集群,形成多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全球钢铁业如何脱碳前行?
全球“净零目标”的提出,给钢铁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全球钢铁行业如何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价值链的“净零排放”?钢铁行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表示:“钢铁行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达14%。”世界钢铁协会相关数据预测,碳中和背景下,随着钢铁需求的小幅增长,粗钢产量到2050年将达到22亿吨至24亿吨。产量增加,钢铁行业也需负责任地减少碳排放量。国际能源署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的低碳转型之旅需要历经几个阶段。其中,2020年-2030年为过渡期;2030年-2050年/2070年为推广和转型期,钢铁行业在这一阶段将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价值链的“净零排放”。2023年,中国钢产量10.19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4%;钢铁表观消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51%。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其绿色钢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钢铁行业的环境问题,积极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表示,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共同底色和共同行动,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绿满陇中”,定西步入绿色低碳发展快车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甘肃省定西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审议通过了《中共定西市委关于实施绿满陇中行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把建设美丽定西、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入手,聚焦生态环境重点任务,全面安排部署,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领域、全方位、全地域、全社会推进。重点在6个方面聚焦发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筑牢陇中生态安全屏障。创新投入机制,多元化生态补偿助力绿色发展抓好“五个聚焦”、构筑“五大机制”,加快绿色转型追赶发展,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政治自觉,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向法治化、体系化、系统化迈进。聚焦“科技”完善赋能机制。开展“数字生态”建设行动,加强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全市已建成运行市级污染源监控平台、市区大气立体网格化监测监管平台、机动车尾气烟感监测监控平台,以及1个国家级沙尘天气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个国家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一年213亿杯现制茶背后的塑料垃圾增长,报告揭示行业减塑路径
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共消费了超过213.1亿杯现制茶,相当于平均每秒钟就喝掉676杯。这些茶饮消费的背后,伴随着约43.04万吨塑料垃圾的产生。9月4日,环保组织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发布了《解锁奶茶新绿意:中国奶茶行业减塑路径研究》报告,针对新茶饮扩张背后的塑料垃圾增长挑战,为行业未来五年的减塑路径提出了建议。新茶饮扩张背后:塑料垃圾增长根据新茶饮主要品牌公开的出杯量及茶饮杯等主要包装的平均重量,报告估算了过去一年新茶饮消费产生的塑料垃圾。其中,70%的塑料垃圾来自外卖平台销售额排名前十的知名连锁品牌。从全行业看,这相当于北京这样拥有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约4个月的塑料生活垃圾,或者一个安徽合肥这样9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一年的塑料生活垃圾。然而,现有的回收再利用系统并不成熟,这意味着这些塑料垃圾要么进入环境成为污染源,要么在填埋或焚烧厂中无法再利用。随着2025年临近,中国2020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即“新限塑令”,进入了最后阶段。外卖餐饮作为重点监管行业,目标是在地级以上城市将行业使用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减少30%。报告指出,近年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共 4025 条
4950515253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