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2024服贸会开幕,首钢四高炉描绘“环境服务”新图景
9月12日—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今年服贸会,被整体改造为会展综合体的四高炉作为1号馆携环境服务专题展全新亮相。本届环境服务专题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1.2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充分展现着世界各地绿色低碳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首钢四高炉的完美蜕变首钢园内,四高炉尤为引人注目。深灰色铝板,纯玻璃幕墙,炉体上“高兴上班、平安回家”的标语,这座功勋高炉现在风采依旧。四高炉始建于1969年,每年炼铁200万吨,是首钢第一座2000立方米级的现代化大型高炉。环境服务专题展馆。温笑寒摄首钢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后,2008年1月5日四高炉正式停炉。时隔16年,四高炉、热风炉及主控楼等附属设施整体改造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综合体。走入四高炉,高炉炉芯抬头可见。原本生产期间的作业空间如今被全部打通,四高炉成为一个通透的空间。改造后的高炉本体共三层,首层为展厅,二层为展厅及会议空间,三层为多功能空间。服贸会期间,环境服务专题展览将在四高炉一层举行。事实上,四高炉的改造本身便是绿色低碳理念的体现。“四高炉展馆东南角雨水调蓄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记者探会丨2024服贸会开幕,首钢四高炉描绘“环境服务”新图景
“全球服务,互惠共享”9月12日—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今年服贸会,被整体改造为会展综合体的四高炉作为1号馆携环境服务专题展全新亮相。本届环境服务专题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1.2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充分展现着世界各地绿色低碳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首钢四高炉的完美蜕变首钢园内,四高炉尤为引人注目。深灰色铝板,纯玻璃幕墙,炉体上“高兴上班、平安回家”的标语,这座功勋高炉现在风采依旧。四高炉始建于1969年,每年炼铁200万吨,是首钢第一座2000立方米级的现代化大型高炉。环境服务专题展馆。温笑寒摄首钢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后,2008年1月5日四高炉正式停炉。时隔16年,四高炉、热风炉及主控楼等附属设施整体改造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综合体。走入四高炉,高炉炉芯抬头可见。原本生产期间的作业空间如今被全部打通,四高炉成为一个通透的空间。改造后的高炉本体共三层,首层为展厅,二层为展厅及会议空间,三层为多功能空间。服贸会期间,环境服务专题展览将在四高炉一层举行。事实上,四高炉的改造本身便是绿色低碳理念的体现。“四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十堰为两万余盏路灯装上“智慧大脑”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城管执法委与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组织维修人员对张湾区车城西路几盏“罢工”的路灯进行检修。不一会儿,这些路灯恢复正常照明。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道路“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问题,既给市民夜间出行带来不便,也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今年3月,十堰市城管执法委开展“照亮回家路”专项行动,补齐路灯建设短板,方便群众出行。目前,累计新增路灯526盏、维修更换路灯2604盏。今年以来,十堰市城管执法委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优化城市道路出行条件,推进城市照明设施智能化管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十堰市城管执法委为路灯装上“智慧大脑”,实现“一键管控”,有效节约用电。照明监控管理系统接入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光控设备采集室外自然光照度,智能调控开关路灯时间。恶劣天气下,自然光照度将至阈值后系统自动提醒,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手动调整路灯开闭时间,在满足道路照明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目前,这家单位已安装自动化监控终端设备210台,实现中心城区主次干道21902盏路灯智能化控制。今年1月至8月,这种方式累计节约用电133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0吨。智能化控制管理路灯是十堰市城管执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公园→实验室,成都绿色科技动能澎湃!
9月11日,“绘绿公园城 美丽成都行”美丽成都——2024年生态文明媒体采风活动启幕,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承办,为期2天的活动囊括了一系列成都生态环保特色亮点点位,将全方位展现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绿色低碳发展新成效。当日上午,从引入“智慧舞场系统”为市民“降噪”的人民公园,到着眼“碳中和”的“绿色大脑”天府永兴实验室,采风团一行进行了深入探访。智慧设备上阵“最吵”公园静下来了成都市人民公园是镶嵌在闹市中的成都“老字号”公园,是体验成都慢生活的必打卡之地。只见人民公园东门小广场上,广场舞爱好者们正跟着音乐和视频画面翩翩起舞,音量适中并不刺耳。这与曾经多个音响齐鸣、音乐此起彼伏造成噪音扰民形成了鲜明对比。过去,公园内文艺演出团队、健身坝坝舞团队多达70余家,干扰了游客及周边住户的,而且存在乱收费、非法盈利、乱悬挂锦旗、横幅的现象,市民群众投诉不少,将人民公园戏称为“世界上最吵的公园”。近年来,成都市市级相关部门、属地街道、公园管理方高度重视该园噪声扰民问题,多措并举,探索出一条整治公园娱乐噪声的智治新路径,逐渐将“世界最吵公园”转变成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本报文章:加快推进“双碳”战略目标融入工程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同向发力。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出了“双碳”战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并加快“双碳”战略与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工程教育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连接“双碳”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还与行业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紧密相连。“双碳”战略不仅为工程教育发展提供了驱动力,也迫切要求工程教育体系内化“双碳”理念,以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推进“双碳”融入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双碳”融入工程教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创新工程教育的载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的工程教育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双碳”战略目标融入工程教育体系是教育育人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载体。“双碳”融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美丽重庆 向“绿”奔赴
秋日重庆。 黄进摄   重庆彭水一废弃矿区经过改造变景区。 赵勇摄   重庆市举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重庆市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美丽重庆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重点工作,全面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创新,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系统重塑,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科技引领 创新数字化生态环境治理在重庆市发现一个水污染问题需要多久?过去,可能是一周甚至更久,而现在,是24小时内,不只是发现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排查和处理问题的效率也大幅提升。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大数据应用中心,一块20平方米的高清大屏上大大小小的数据清晰明了,全方位展示了重庆市120条河流的实时水环境情况。2023年4月开始,重庆市按照全市数字改革部署要求,针对治水工作中出现的治污力量分散、治水联动困难等问题,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开发了“巴渝治水”应用系统,实现了重庆市水污染事件处置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时间效率、问题研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2024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在福州召开
9月8日—1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携手绿色低碳创新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2024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院士指出,我国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地表水优良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和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6%的经济增长。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达成历史性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等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共同支持两岸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推动两岸生态环境和绿色低碳领域融合发展。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基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差异化政策助力汾渭平原典型城市减污降碳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日前在山西省晋中市合办汾渭平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研讨会。来自山西省和汾渭平原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等智库,以及相关环保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地方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工作“山西省高度重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李婕介绍说,去年,多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顶层设计。近年来,山西省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工作,在工业领域,煤炭、焦化、炼铁、炼钢等传统产业的先进产能占比分别提升至81%、96.6%、60.5%、57.3%,所有在役燃煤机组、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能源领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达到45.8%。“虽然近年来山西省环境质量呈现持续改善态势,但是以结构性污染为主的特征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牢固,减污降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下一步,山西省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快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路径。”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摸清产品碳排放“家底”,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发布
国家将逐步完善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能源、上游原材料和有迫切需求的重点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立项和制定进程。我国碳足迹管理标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将按照急用先行原则,聚焦电力、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煤化工、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等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提出并指导制定的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下称“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该标准填补了国内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将为各方研究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提供指导。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10日晚在解读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时表示,在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指导下,加快推进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和数据核算,摸清产品碳排放“家底”,是加快构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发掘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节能降碳潜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利于帮助企业应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真环保还是噱头?揭秘“碳中和”月饼是如何形成的
临近中秋,月饼市场一片热销景象,各种新式口味的月饼纷纷亮相。其中,一款特殊的“碳中和”月饼凭借其绿色环保属性,在众多月饼中脱颖而出——它就是国内有机食品提供商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谷农业)与碳阻迹联合推出的正谷碳中和有机月饼,在包装盒上可以清楚地查看产品从原料生产到配送环节所有的碳足迹信息。“碳中和”月饼是如何产生的?与市面上传统月饼相比,优势何在?各环节的碳足迹是如何计算的?“碳中和”食品会成为未来行业的主流趋势吗?对此,中国环境报记者进行了采访。一盒“碳中和”月饼背后的巧妙“心机”“碳中和”月饼是如何实现的,是否意味着生产各环节无污染产生?正谷合伙人及零碳解决方案总经理赵惠娟告诉记者,“碳中和月饼”不等同于“零碳月饼”,“零碳”原则上是指各环节都实现零碳排,对于多数生产场景来说,几乎很难实现。鉴于此,就需从月饼生命周期的生产过程入手,尽可能做到源头减排。“我们推出的这款‘碳中和’有机月饼,是产品在从原料、运输到生产、配送等的全生命周期里,经最大努力减排后,剩余的碳排通过购买经认证自愿减排项目的碳信用额完成抵消,实现中和的。”赵惠娟表示,“碳中和”月饼更接近于,生产
来源:中国环境网
8月前
共 4025 条
4445464748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