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差异化政策助力汾渭平原典型城市减污降碳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3月前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日前在山西省晋中市合办汾渭平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研讨会。来自山西省和汾渭平原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等智库,以及相关环保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地方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工作

“山西省高度重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李婕介绍说,去年,多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顶层设计。近年来,山西省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工作,在工业领域,煤炭、焦化、炼铁、炼钢等传统产业的先进产能占比分别提升至81%、96.6%、60.5%、57.3%,所有在役燃煤机组、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能源领域,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达到45.8%。“虽然近年来山西省环境质量呈现持续改善态势,但是以结构性污染为主的特征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牢固,减污降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下一步,山西省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快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路径。”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许艳玲介绍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与实践工作。她从技术角度介绍了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碳污排放特征表征技术、碳污的异质性识别技术、目标与路径优化技术等方面的管理需求和研究进展,阐述了涵盖“摸家底—辩区域—识行业—定目标—优措施—评效果—配制度”全流程的减污降碳协同调控技术体系。她还从实践角度介绍了国家在设计和推动地方试点工作的考虑因素和总体思路,并以率先开展减污降碳试点工作的浙江省为案例,分析了浙江省以城市、区县、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总结了在重点部门协同治理路径和政策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试点成果。

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与传统的行政手段相比,碳市场的政策兼容性强、区域行业拓展性强、金融衍生性强,能够提供更灵活的交易机制和价格信号,引导碳排放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助理研究员朱淑瑛指出,目前,全国碳排放总量在“十四五”前半程增长明显,迫切需要更多“双高”行业企业压实减排责任,推动以低成本实现“双碳”目标。

朱淑瑛认为,在这方面,碳市场通过形成明确的价格信号,对经济主体的预期产生直接影响,有助于刺激企业投资和研发,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促进企业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减排。在谈到碳市场与减污降碳协同的关系时,朱淑瑛表示,未来我国需要扩大碳市场覆盖的行业,应优先纳入污染物排放量大、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强的行业,如水泥、钢铁等,能够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减少水、气、固废等污染物排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吕彬认为,碳足迹作为衡量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足迹的量化能帮助企业识别高排放环节,进而采取更高效的生产技术或能源替代方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足迹分析,企业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推动企业和社会向清洁能源转型。这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还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在碳足迹数据的基础上,政府可以引导行业进行绿色转型,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并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环保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

为汾渭平原“量体裁衣”,探索减污降碳政策有效性评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张静介绍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最新完成的“汾渭平原典型城市减污降碳政策有效性评估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聚焦电力、重点工业和生活等耗煤部门,梳理分析煤炭资源和产业依赖型城市吕梁,煤炭资源依赖型城市晋中和煤炭产业依赖型城市三门峡等的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措施,选取8个一级措施28个二级措施,评估减污降碳政策有效性和协同性。研究采用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相对基准年削减量的比作为减污降碳协同系数,发现电力超低排放改造和工业末端治理措施不具有协同效应,其他措施均具有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能效提升、燃煤锅炉整治、民用散煤治理的协同性较好。

研究从减排贡献、减排经济性和减污降碳协同性等方面评估政策措施的减污降碳有效性,发现“十四五”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燃煤锅炉整治、电源结构调整、工业能效提升是最有效的措施,风光发电在“十四五”降碳带动减污的协同作用越来越明显。未来污染减排逐步进入深水期,污染物的持续深化减排必须依赖结构优化调整。

研究建议,未来,应因城、因地、因企施策,提高减污降碳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扎实推进产业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着力发展非煤经济,统筹优化控煤减污降碳目标协同,加强环境政策分析的大数据建设。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强调,汾渭平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偏重,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经过多年努力,减污降碳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逐步显现。今年1月—6月,汾渭平原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3%,平均优良天数同比上升1.6%。“但我们也注意到,‘十四五’以来,末端治理措施的有效性降低,且缺乏‘减污’和‘降碳’的协同性,汾渭平原污染减排逐步进入深水期。未来应重点推动污染防治工作与温室气体控排措施深度融合,从过去的末端治理转向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源头治理升级。”

在圆桌环节,来自政府部门的代表强调,未来减污降碳可更多侧重降碳方面,减污需在降碳的基础上协同增效。在路径方面,与会代表建议突出结构优化,特别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同时要着重布局的优化调整。在政策方面,与会代表建议更加突出政策的协同,一方面,需要出台激励和引导政策,如碳足迹、碳金融等,另一方面,需要政策倒逼,从正反两方面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策略方面,强调要突出区域差异化,针对不同区域设定不一样的优先级,并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专家曹东研究员总结指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国家战略要求,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需进一步提升对减污降碳工作的认识。他提出,应提前研究预判减污降碳目标,明确细化政策、资金、技术、管理和能力需求,解决难点、堵点,以确保减污降碳工作发挥实效。


地区中国,北京,山西,浙江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