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近日,走进新疆敦华绿碳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敦华”),两个巨型金属球形储罐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企业副厂长曹玉明介绍:“我们是一家CCUS企业。这两个金属球罐是用来储存液态二氧化碳的,每个容量1000立方,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500万元。”在生产的敦化绿碳生产车间,干净的厂房、崭新的设备,每台设备旁整齐排列的一个个配电操作箱让人眼前一亮,输送、提炼、检测、灌装等作业在“嗡嗡”作响的电动机匀速带动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曹玉明说,新疆敦华是准东开发区引进的首家“碳捕捉”企业,被自治区工信厅认定为“企业技术中心”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低碳中国行“低碳榜样”中被评为“低碳企业”。该企业致力于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和环境保护,聚焦“双碳”目标,倡导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自身技术、产品和装备优势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专门为客户提供针对性全链 CCUS 方案设计及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和改造、油田三次采油注气(CO2、N2)等技术服务。新疆敦华依托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低温甲醇洗工段,捕集高浓度二氧化碳尾气进行高精度提纯、加压、降温等环节,形成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在罐
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38%,碳排放强度下降8.78%,火电碳减排成本下降了350亿元,全国碳市场经历了2个履约周期,行业减排成效初步显现。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的2024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上,一组数字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碳交易是如何推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未来又将如何进一步发挥碳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的作用?有为政府推动有效碳市场建设并发挥市场功能“全国碳市场取得减排成效,得益于制度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介绍道。制度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推动全国碳市场发挥成效实现减排。随着国务院出台和施行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也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了登记、交易、结算三项规则,组织制修订了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配额分配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涵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文件”的多层级制度体系已然形成,同时也构成了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的法律和政策基础。做好碳配额的分配和清缴履约管理工作是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有效发挥全国碳市场的市场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础。
一台电脑从制造到淘汰会产生多少碳排放?答案是大概300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汽车行驶1300多公里。从数据上看,电脑确实是隐藏的碳排放大户。如何才能产生一台“零碳”电脑?就电脑本身,电池框架使用25%再生塑胶;机身材质使用50%的再生铝;主支架使用再生钢;包装纸盒使用100%可降解竹纤维材料制造。在生产过程中,自建光伏发电,使用清洁能源生产。在生产技术上,深冷制氮项目、温水水冷技术等为生产制造节省了大量的能耗。生产基地,是绿色智能的“零碳”工厂。在运输环节时,用从地沟油里提炼出来的航空燃油替代石油,让运输公司使用可持续燃料,这样能减少80%的碳排。针对已停止使用、生命周期结束或报废的电脑,通过回收、分解循环再利用,有效减少报废电子产品的填埋量。这样一通操作下来,碳排放被大大减少,但是总有环节不可避免会产生碳排放,怎么算得上“零碳”电脑呢?那就先采取避免和减少运营和价值链排放项目,然后在技术和经济可行情况下探索能源替代方案,最后是使用高质量的碳信用抵消剩余排放。最终,一台联想“零碳”笔记本电脑产生了。消费者使用这样一台电脑,相当于在五年内种下了7.3棵树,或者一年节约了132度电。2024
近日,依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本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工作,委托本市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北京绿色交易所具体实施,竞价程序于9月初完成。其间,共68家重点碳排放单位提交竞价申报、63家单位竞价成功,成交量348304吨、统一成交价为104.89元/吨,成交总额3653.36万元,竞价所得将按程序上缴国库。据了解,2024年3月,北京市修订印发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其中明确市生态环境部门可以按照免费和有偿两种方式发放碳排放配额。碳排放权交易,即让碳排放权上市买卖,通过市场机制发现价格,体现“排碳有成本、降碳有收益”,以激发碳排放单位减碳动力。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公开发布的规则,按年度审核确认纳入管理的重点碳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量,并按规定的方法发放各重点单位的免费碳排放配额。重点排放单位如果通过提升自身的能源效率、技术改造等措施,使其年度碳排放量低于获得的免费配额,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富余的配额获得收益;碳排放不足的单位也能通过市场购买配额等方式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北京市自2022年以来根据碳市
近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了首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涵盖了碳汇造林、红树林营造、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并网光热发电等类型。首批项目计划减排量超过7000万吨,充分彰显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绿色发展的潜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的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成,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强制碳市场,2021年7月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的是“碳排放配额”,也就是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自愿碳市场,今年初在北京启动,交易的产品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经营主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自愿开发和实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减排项目,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这些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过第三方机构量化核证后,登记为国家核证自愿减
近日,依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本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工作,委托本市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北京绿色交易所具体实施,竞价程序于9月初完成。其间,共68家重点碳排放单位提交竞价申报、63家单位竞价成功,成交量348304吨、统一成交价为104.89元/吨,成交总额3653.36万元,竞价所得将按程序上缴国库。据了解,2024年3月,北京市修订印发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其中明确市生态环境部门可以按照免费和有偿两种方式发放碳排放配额。碳排放权交易,即让碳排放权上市买卖,通过市场机制发现价格,体现“排碳有成本、降碳有收益”,以激发碳排放单位减碳动力。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公开发布的规则,按年度审核确认纳入管理的重点碳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量,并按规定的方法发放各重点单位的免费碳排放配额。重点排放单位如果通过提升自身的能源效率、技术改造等措施,使其年度碳排放量低于获得的免费配额,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富余的配额获得收益;碳排放不足的单位也能通过市场购买配额等方式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北京市自2022年以来根据碳市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全国碳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受到业界广泛关注。1.《全国碳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就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全国碳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是按照既定计划时间表和任务图落实相关部署工作。(1)生态环境部是碳排放配额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分配配额生态环境部制定水泥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制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分配配额。(2)水泥行业:2024年首个管控年,2025年首次履约年《全国碳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分两个阶段推动市场建设,启动实施阶段(2024—2026年)和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阶段。在启动实施阶段,实现平稳启动扩围。2024年也将作为水泥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在深化完善阶段,强化激
“绿色、环保是当前趋势。近两年香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充电等配套设施也较之前多了不少,趁此机会我们决定更换车辆类型。”家住元朗的香港市民周先生如是说。接受记者采访前不久,他刚把手中的油车更换为电动车。近年来,许多地区致力于建造绿色城市、减排降碳,香港也不例外,而汽车动能电气化成为其中关键一环。自2018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推广电动车后,香港的电动车数量不断增长,2022年电动私家车新注册量首次超越燃油私家车。至今年7月底,香港整体电动车数目为约9.8万辆,占所有车辆总数约10.7%;而香港纯电动私家车在新注册私家车中占比(即“市场渗透率”)也超过六成。不过近半年来香港电动车增幅正出现变缓趋势。曾任香港特区立法会“研究电动车发展相关事宜小组委员会”主席的议员陈克勤告诉记者,特区政府2018年出台针对存量燃油私家车的“一换一”减税计划,提出现有燃油私家车车主若将车置换为纯电动车,可享受每车最高28.75万港元的首次登记税优惠。“今年2月底该计划宣布延长两年,但税务优惠也相应下调,相信是导致增速变慢主要原因之一。”相较于私家车的电动化水平,香港公共交通工具的电动化步伐更显“龟速”。香港的士司机
首钢股份近日发布公告称,为落实《首钢股份低碳行动规划》,推进公司碳排放管理工作,结合目前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走势,经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迁钢公司与多家受让方签署《碳排放权交易协议转让合同》,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转让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迁钢公司已与各受让方签订了相关转让合同。本次迁钢公司转让CCER预计影响公司利润约1亿元—1.2亿元(具体数据以最终审计数据为准)。公告称,迁钢公司CCPP发电项目于2013年正式启动,201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成功备案。根据迁钢公司与各受让方签订的《碳排放权交易协议转让合同》,本次迁钢公司通过竞价方式确定受让方,共计转让CCER总量148.7169万吨,转让均价96.00元/吨(含税),转让价款1.4277亿元。本次转让完成后,预计影响公司利润约1亿—1.2亿元。公告还表示,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对库存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政策,公司计划尽快完成库存CCER转让。据了解,CCER近日启动了第一批项目的挂网,实现了自2017年暂停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重启。首钢迁钢此次转让交易也是重启后钢铁行业首单转出交易。CCER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并将“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一项任务单独列出。这说明碳足迹管理是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以下简称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重要部分,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是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的重要部分产品碳足迹是产品层面推动碳排放双控的重要载体,是碳排放双控制度国家、地方、行业、企业、项目、产品6个方面中的重要一部分。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在《工作方案》目标和任务中均单独列出,是对此前1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从更高层级的推动,体现了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在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目标方面,《工作方案》分3个阶段提出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每个阶段均涉及产品碳足迹管理的内容。《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一批产品碳足迹标准出台实施
4025
3940414243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