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的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台机械臂正往复摆动,每一个物料都被精准放置在指定位置。
来自苏州的氢气循环泵、上海的DC-DC转换器、安徽的加湿器等配件,精准集成了国鸿氢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又可持续。嘉兴是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并加入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随着氢能产业深入发展,产业协同让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动的“密度”和“产出”不断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新成色”越来越重。
同频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
在嘉兴港码头上,一辆辆白、蓝、绿涂装,印有“东方氢港”标识的氢能重卡装载着一个个集装箱,来回穿梭于堆场和码头间,串起一道“氢”新亮丽的风景线。
这就是嘉兴有名的氢能重卡。上周,新一批30辆49吨级“升级版”氢能重卡在嘉兴港区交付,每辆车的续航里程达420公里,较之前提升40%。
随着新车的投用,嘉兴港的80辆氢能重卡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000吨,成为全国港口大规模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营的先行者。
“嘉兴港码头上的氢能重卡,全部是港区生产的。从生产线下来,直接在本地交付投运!”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盛琴琴很是自豪。
氢能重卡的“心脏”——氢燃料电池系统就是由国鸿氢能生产。走进国鸿氢能车间,只见一个似电脑主机般大小的长方体,这就是氢燃料电池电堆,从外表看起来其貌不扬,其实内部却暗藏玄机。类似三明治结构的单电池组成的燃料电池电堆,加上辅助配件,构成了复杂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氢燃料电池电堆属于发电装置,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氢、氧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持续输出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中心总监赵云龙指着眼前的生产线:“这是国鸿氢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生产线!”
国鸿氢能于2015年在广东成立,是国内最早实现燃料电池电堆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截至2023年底,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居国内第一。2020年,国鸿氢能在嘉兴港区投资建设当时全球规模领先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基地和浙江省内氢能产业最大的落地项目——氢动力总成生产项目。
2022年,国鸿氢能完成了“跨角”搬迁,将总部从珠三角搬迁至长三角。“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地方政府和长三角区域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他们。”国鸿氢能相关负责人坦言,这是企业“牵手”嘉兴港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不仅节省了运输成本,而且遇到技术问题,可以直接‘串门’就能面对面沟通,非常方便。”国鸿氢能供应链经理宋金伟很是欣喜,伙伴就在身边,心里踏实,“有些零件需要定制,供应商40分钟就能到现场。”
对于国鸿氢能来说,长三角产业基础厚实,市场应用前景广泛,在利用新技术发展氢能产业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国内采购的零部件中,来自长三角的供应商占比超60%。
共生 氢能产业发展生态加速成型
“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须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欧阳明高坦言,当前我国氢能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等问题。
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也是机遇和风口。第一道门槛就是制氢。
嘉兴化工产业雄厚,具备生产工业副产氢、发展氢能产业的资源优势。其中,嘉兴港区所辖的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是国家级化工新材料园区,集聚了嘉化能源、三江化工、合盛硅业、华泓新材料等一大批化工企业。
走进嘉化能源生产园区,两座1兆瓦氢燃料发电系统正在全速运行,源源不断地为园区生产线输送电能。嘉化氢燃料发电系统利用嘉化烧碱厂氯碱装置的工业副产氢气,就地转化成安全、经济的清洁能源,成为园区满足高峰时段生产用电需求的有力补充。
此外,华泓新材料一期丙烷脱氢项目是嘉兴港区大力推动的氢能产业链上游企业项目,每年能产出1.6万吨高纯氢气,为港区氢能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基础原料。
“在嘉兴港区满负荷生产状态下,工业副产氢资源可达到每年10万吨,可以说是整个长三角地区少有的具有低成本、大规模氢气供应优势的地区。”在盛琴琴看来,作为浙江省“环杭州湾”氢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嘉兴正在打造长三角氢能高端装备集聚地、氢能技术创新策源地、氢能拓展应用先行地,建设长三角氢能产业示范区。
而一批基础材料全球龙头企业,也为嘉兴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基础。
在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内,机器臂挥舞,将一个个巨大的玻璃纤维Ⅳ型压力气瓶搬送至指定位置。
“与传统金属容器钢瓶相比,我们的玻纤气瓶可以减少70%的容器自重,自重的减轻能使其储存氢气能力达到传统金属容器的2至3倍。”优沐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曾智明说。
如今,一个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正加速成型——嘉兴集聚氢能企业37家,涉及制氢、提纯、储运、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加氢站建设、整车等,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和示范应用程度处于全省首位。
并进 创新协同亲上加“氢”
上海集聚了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江苏燃料电池电堆、空压机、加氢站成套设备等产品技术和市场优势显著,浙江在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方面优势突出,安徽实现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物流车的批量化生产……
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体系,有效的分工合作体系明显。
“协同发展不仅是做好自己的事,更是做好双赢、多赢、共赢的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上下游产品的技术性能,更稳定了我们生产企业的供应链。”国鸿氢能相关负责人对长三角一体化下的氢能产业发展信心满满。
上海鸿芯所落户的上海临港新片区,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的集聚地之一,这里有“国际氢能谷”,聚集康明斯、陕汽德创、氢晨科技、唐锋能源等30余家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集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
2017年成立的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氢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部件之一的膜电极。在2020年之前,国内电堆企业采购膜电极基本上都要靠进口,唐锋能源实现膜电极批量生产后,填补了这一国内空白。
唐锋科技,就是国鸿氢能的供应商之一。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催生了“1+1>2”的综合效能。
作为嘉兴氢能产业的“门面担当”,一座总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于去年9月在2023中国(嘉兴)氢能产业大会期间“开门迎客”,已有国际国内20余家氢能头部企业落户。今年,嘉兴港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入选浙江省2024年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成为全市唯一入选产业,为港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嘉兴将氢能纳入全市‘135N’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产业,围绕氢能全产业链,着力推动氢能产业链招大育强,招引一批高质量氢能产业化项目。”嘉兴市经信局局长章澜介绍,嘉兴引进了世界500强、全球氢能产业龙头企业美国空气化工产品(AP)公司,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飞驰汽车科技公司,国内氢燃料电池电堆头部企业上海重塑能源等,提升了全市氢能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