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领航绿色能源革命---推动绿色化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1月前

大港油田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公司治理,科技创新为引领,助力实现绿色能源与碳中和目标。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大港油田深刻认识到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将“五碳并举”作为其行动指南,即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和市场机制融碳,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在资源增效减碳方面,大港油田致力于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通过改进设备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了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在环境敏感地区积极推广应用电动钻机,通过采取网电动力替代柴油动力,近5年来综合节约标准煤近3万吨;规范钻修井现场施工清洁生产作业要求,做到“滴水不漏、滴油归仓”;通过应用钻井废弃泥浆随钻不落地技术,实现钻井废物不落地处理率100%。今年春季,共组织4400余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投入资金465万元,栽植各类苗木折算1.55万余株。鼓励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形成全员节能的良好氛围。

image.png

图1.大港油田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中国

image.png

图2.大港油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共植青年碳汇林

在能源结构降碳方面,大港油田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如光伏和地热等清洁能源。近5年,大港油田先后建成港狮基地、中心区屋顶和井场围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总装机容量达82兆瓦、年发电能力突破1.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5万吨;构建以天津为中心、辐射四省的地热业务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大港油田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总面积达 69 万平方米,在油区率先建成中国石油最大规模浅层地热群。通过这些绿色能源项目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了碳排放。

image.png

图3.大港油田规模化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image.png

图4. 大港油田浅层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项目

在地质空间存碳方面,大港油田在CCUS技术方面发挥技术优势,降碳与碳利用并重。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攻克了稠油驱替均衡难题,成功研发稠油油藏“化学驱+二氧化碳”双流度控制复合驱油体系,实现了稠油油藏的高效动用,“高含水老油田绿色高效驱油体系研发及工业化应用”在化学驱减少淡水资源消耗、化学驱融合二氧化碳埋存技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以及绿色调驱环保体系等方面,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初以来,实施稠油和页岩油低产低效井二氧化碳吞吐23井次、注碳1.03万吨,实现阶段增油0.34万吨;开展深层低渗稀油CCUS-EOR先导试验,完成联盟油田港深30井区CCUS-EOR先导试验方案编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生态系统固碳方面,大港油田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设立等方式,增强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开展绿色生态井场建设工程,完成10余个井场绿植栽培任务,种植养护灌木1万余株;关停湿地保护区及环境敏感区油气井130余口,并完成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设立碱蓬草生态区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面积62万平方米,据资源调查统计,受到保护的芦苇-碱蓬-柽柳群落,有脊椎动物和底栖动物300余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image.png

图5. 大港油田碱蓬草观景长廊

市场机制融碳方面,大港油田积极响应国家碳市场政策,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经过生产经营全口径碳核算,上半年累计结余碳配额8万吨。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大港油田还在储能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建成了钠离子储能试验电站,设计容量为1兆瓦/1兆瓦时,选取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磷酸铁钠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组。电池组由1个电池舱和1个升压一体舱构成,具有削峰填谷、应急保障等多重功能,“作为钠离子储能电站的‘探路者’之一,大港油田在新型储能建设技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为后续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表示。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解决能源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投资建设先进的储能设施,为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提供了有力支持。

image.png

图6. 大港油田磷酸铁钠电池储能项目 

大港油田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为石油行业的绿色化低碳转型树立了典范。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港油田将继续坚持公司治理,科技创新,“五碳并举”,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实现绿色能源发展和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将绿色能源革命进行到底。

地区中国,天津,重庆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