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方案、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等最新成果,嘉兴制定并发布地级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以下简称《更新方案》),共划定陆域生态环境管控单元169个,海域生态环境管控单元4个。
“随着各类‘十四五’专项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布,根据生态环境部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部署要求,我市于去年5月启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工作,并在今年7月正式印发实施更新方案。”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申松梅介绍,此次动态更新方案,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更新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记者在《更新方案》上看到,169个陆域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中,优先保护单元较上一轮增加了3.98平方公里,主要增加对湿地公园等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并且在优先保护单元区域的准入清单中新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管控、林业湿地固碳增汇等管控要求。
位于秀洲区油车港镇的麟湖省级湿地公园在本次动态更新中被纳入陆域优先保护单元。这里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物种多样性丰富。从原来的一般管控单位调整为优先保护单元,既是对湿地系统生态保护的进一步保障,也对属地政府部门提出了更加精细化、更加严格的管理要求。
而重点管控单元中,嘉兴市产业集聚类重点管控单元面积较原方案增加了3.01平方公里,新增加了绿色降碳技术改造、严控“两高”行业、重点行业碳排放评价等管控要求,并衔接了节水型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管控要求。嘉兴在强化生态区域保护的同时,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部分项目环境准入矛盾突出的区域进行了优化,激活了绿色发展新动能。
“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政策文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申松梅说,“调整后,也能为嘉兴市的经济发展争取一些空间。”
此次准入清单更新总体还是聚焦空气质量改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污染防控,新污染物治理,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等方面,体现了政府部门将用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这把“绿色标尺”,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更新方案》于8月底正式实施后,将强化分区管控刚性约束,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的生态导向作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申松梅表示,准入清单是底线、原则,各县(市、区)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风险防控要求,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具体管控单元中,各地也能对具体区域、行业和保护对象等,在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风险防控、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更细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