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一周年回眸⑥丨美丽中国建设制度保障日益坚实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1月前

盛夏时节,繁花似锦。在“北疆之北”的阿勒泰,巍峨的雪山高耸入云,广袤的草原绿草如茵,悠扬的牧歌随风飘荡,游客发出了“每一帧都是壁纸”的惊叹。在广东汕尾的红海湾,原先稠密的水产养殖场变身机车文化体验室、特色咖啡馆,曾经破旧的街道成为网红打卡地。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

法律制度明底线划边框

每年5月至7月,是藏羚羊的迁徙产仔季。在可可西里五道梁地区的青藏公路旁,巡山队员会不间断巡护,在羊群靠近时截停过往车辆,保证羊群安全通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曾经濒危的“高原精灵”已经恢复到30多万只。2023年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开始施行,为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提供坚实保障。

以良法保障善治。近年来,我国陆续制修订了一批生态环境法律,比如,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陆续实施,为母亲河的水更清保驾护航;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提出了很多制度创新和务实举措等。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面、严格严密、务实管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走上法治化道路。同时,加强与公检法机关合作,做实做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环境资源违法犯罪主动“亮剑”,让法律真正成为“长牙齿的老虎”。

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全国多地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如今,随着《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进入法治化阶段。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宝贵经验。这些年,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政策“工具箱”日益丰富。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压实主体责任。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硬约束”,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建立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机制、实施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推进区域联动、共商共治,探索生态保护协同机制。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逐渐构建起科学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绿色经济政策成为重要支撑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共识,绿色金融是重要支撑。为了做好这篇大文章,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引导经济社会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资金是最现实也最常见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EOD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产业开发价值,将生态产品价值释放到关联产业,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到持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落实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再到强化价格政策支持,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我国的绿色低碳政策“工具箱”日益丰富,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供了有效支撑。相关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树立“激励先进、淘汰落后”的鲜明导向,注重增强政策可及性,让更多人受益,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4月24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100.59元/吨,碳价首次突破百元关口。碳交易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形成合理碳价构建碳排放激励约束机制,即“碳排放要付费,碳减排有收益”。当前,碳排放已经成为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的3年来,总体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了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环境资源“有限、有价、有偿”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各地在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基础上,“盘活”排污权的思路也在延伸,排污权抵押贷款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排污权抵押贷款在全国落地实施,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企业也逐渐认识到,在严格的排污控制之下,排污权含金量将不断提升,而为保住排污权这个“隐形资产”,要更加自觉地在优化升级、技术提升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用好“看得见的手”,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比如,节能环保行业的低价竞争、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问题,不仅严重扰乱了环境治理市场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进程。为此,相关部门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同时对市场主体的弄虚作假等行为“零容忍”,出重拳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

科技手段有力提升效能

在江苏常州,通过AI监测系统记录鸟类多样性情况;在甘肃张掖,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环境监管更加精细化……如今,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不仅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已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也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环境科技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武器。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先后开展3次PM2.5源解析,确定并及时调整治理对象和优先顺序,细化治理措施,最终创造了“北京奇迹”,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回顾过往,我国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大气重污染成因机理分析、“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突破了一批重大理论问题与核心技术瓶颈,切实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深水区,面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新部署新要求,面对更深层次的矛盾和更难啃的“硬骨头”,亟待通过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破解难题,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高水平保护插上科技的翅膀。

莫道苍山远,汲汲亦可及。新征程上,还有很多难关要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集成,使各项措施同向发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地区中国,北京,江苏,广东,甘肃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