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推进海洋塑料治理和高值化利用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3月前

近年来,针对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日益突出和收集难、处置难、监管难的治理困境,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国家实施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海洋垃圾防治。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协调联动,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并部署多项举措,深入推进海洋塑料垃圾监管与治理,开展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海洋垃圾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作为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主力军,我国沿海城市探索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建立健全海洋塑料垃圾防治长效机制。较为典型的是浙江省“蓝色循环”模式,在海洋垃圾数字化治理和海洋塑料循环利用等方面开展了生动实践和创新,实现了由“生态美”促进“共同富”。这一模式获得2023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以中国实践和全球视野走出了一条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新路子,为世界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路径

图片

图1:海洋塑料垃圾全生命周期治理措施

海洋垃圾污染问题

塑料垃圾是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202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报告显示,目前海洋中存有大约7500万吨至1.99亿吨塑料垃圾,约占海洋垃圾总重量的85%。《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海漂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中,塑料垃圾占比分别为92.9%、75.9%和83.3%。因此,解决海洋塑料垃圾是海洋垃圾治理的核心。

自2011年以来,UNEP将海洋塑料垃圾列为重点议题,鼓励各国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海洋塑料垃圾,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国家、地区间正依据国际公约推进海洋垃圾治理合作。

海洋塑料全生命周期管控

海洋塑料治理是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的核心。海洋塑料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其污染治理的主要途径为:避免塑料废弃物产生、加强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泄漏和海洋塑料垃圾打捞行动。

塑料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废弃物的丢弃和处置流程失控,塑料完成从塑料制品到塑料废弃物再到塑料垃圾污染的角色转变。因此,海洋塑料治理措施遵循源头减量和过程管理,通过生产消费减量化、处置过程管理和循环再利用,辅以入海防控和海上打捞的思路,实现对塑料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控。研究数据表明,陆源输入是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约占80%。相比末端治理对技术、资金和区域合作机制的要求,从源头减少塑料垃圾和全生命周期的塑料闭环资源利用方式,是解决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政策

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措施的全链条中,避免塑料垃圾产生和加强回收利用,实现陆源垃圾源头减量,是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有效手段。我国高度重视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问题,近年来,各部门积极立足自身职责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不断完善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细化塑料使用源头减量,塑料垃圾清理、回收、再生利用、科学处置等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出台一系列管理政策文件,部署多项任务举措,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农业农村部从治理农业塑料废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塑料回收分类、商务部从塑料流通管理等方面,分别牵头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从“禁/限塑令”“河长制”到“禁止洋垃圾入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再到开展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检测评价、“无废城市”建设,一系列举措和治理行动对削减陆源垃圾污染、控制塑料垃圾入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塑料垃圾综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同时,持续深化海洋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开展农村垃圾清理整治、河流及岸滩垃圾清捞。“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海洋垃圾治理作为重点任务纳入《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自2022年起,我国在北戴河湾、胶州湾等11个重点海湾实施专项清漂行动,清理各类岸滩和海漂垃圾,为老百姓亲海戏水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

塑料循环经济促进海洋塑料治理

海洋塑料再利用和塑料循环经济发展可有效减少塑料进入废物流。然而,长期以来,塑料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还不完善,缺乏低成本、高回收率的废塑料回收技术,缺乏行之有效的海洋塑料清理运行模式和实践等因素制约着海洋塑料循环产业发展。

近年来,资源循环利用迎来了新的时代,和以往相对低值化的回收利用不同,海洋塑料回收和高品质塑料循环再生提速,绿色经济体系正在构建。我国沿海地区对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积极探索,较为典型的是浙江省“蓝色循环”模式。近期,笔者团队一行考察了“从海上到货架”的“蓝色循环”模式,这一模式在试点阶段取得显著成效,为海洋塑料循环利用提供了浙江实践。

海洋塑料治理和高值化利用新模式

图片

图2:海洋塑料全流程追溯示意图(以调研现场一个手机壳为例)

近年来,浙江省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成果优势,聚焦海洋塑料收集难、高值利用难、多元共治难等痛点问题,创新海洋塑料治理和高值化利用的“蓝色循环”模式,企业与政府协同发力,组织沿海渔民对海洋塑料垃圾进行回收,回收后的废旧塑料统一运转至企业进行加工再生,生产服装、手机壳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将产品利润反哺于渔民。

同时,用数字化系统构建海洋污染物闭环治理平台、海洋塑料碳交易增值平台和海洋塑料数字化追溯体系(以下简称两平台一体系),将企业的ESG(环境、社会、治理)责任转化为市场价值,从而转化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动力,为改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浙江方案。

构建回收增值利用体系,将海洋塑料“变废为宝”

“蓝色循环”模式解决了三个“哪里来”问题,即“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物从哪里来”,改变了财政提供资金的传统污染治理模式,政府从治理者变为服务者和监管者,渔民从环境污染者变为生态保护者,困难群众从弱势收集者变为产业受益者,社会公众从消费者变为环保参与者,实现了减污降碳与共同富裕双融合。

用市场化手段解决收集人员的原动力,解决海洋塑料垃圾“无人收”问题;用可视化溯源技术,开展海洋塑料国际认证及碳足迹评估认证,解决海洋塑料回收利用“价值低”问题;通过设置“蓝色共富基金”,将海洋塑料高值溢价收益、碳减排交易红利等反哺给参与海洋塑料回收的渔民,把治理困境变成了共富的红利,解决循环模式可持续问题。

应用数字化追溯技术,解决海洋塑料信任危机

“蓝色循环”模式由海上智能收储、再生造粒、国际认证、产品制造等部门和企业组成产业链联盟,通过应用全过程可视化溯源技术,构建来源可信、过程可控、再生可见、追溯可视信用体系。通过电子围栏功能对收集轨迹实施监管,精确管理源头收集,确保海洋塑料来源于标准区域和来源的真实性。利用可视化技术,线上线下结合,确保过程操作均被真实记录。从立体收集、智能储存、集中转运、规范处置、标准再生,实现全流程可视化追溯,扫描二维码能获取全流程证据链。同时,对海洋塑料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标签、碳足迹标定,由国际权威机构认证,提高塑料出口企业的环保竞争力,填补我国可信海洋塑料供应的空白。

探索海洋塑料碳交易增值模式,实现“生态美”促进“共同富”

通过国际“塑料废物减少计划”机制,将海洋塑料回收开发成可交易的“塑料信用”,出售给国际头部企业,满足企业ESG责任和碳减排需求,改变传统再生塑料低值利用路径。经国际认证的海塑粒子,相比传统再生塑料有较大的升值。同时,提取海洋塑料高值利用收益和信用交易溢价,设立“蓝色生态共富基金”,对基金收益进行二次分配,落实到产业链的参与者,重点向收集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治理积极性,构建产业价值再分配体系,在实现生态富的同时,促进群体富,带动产业富。

海洋塑料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塑料循环利用模式完善及产业化推广,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认证标准规范方面,海洋塑料追溯认证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循环利用的关键和核心,我国目前尚无相关认证标准。

二是海洋塑料产业政策体系方面,发展壮大海洋塑料产业、实现海洋塑料高值利用,是反哺海洋塑料垃圾收集、支撑海洋污染治理的基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海洋塑料产业还处于初创阶段。

三是船舶垃圾和海底塑料治理方面,当前缺乏对海上船舶运输等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监管,从近期看,海洋塑料的高值溢价,可以覆盖边滩环卫的塑料垃圾以及沿海废弃渔具等的收集和回用,但远远覆盖不了海上船舶垃圾收集甚至是海底垃圾的收集成本。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鼓励试点先行先试。建议支持浙江和有条件的区域开展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新模式国家试点,加强政策指导和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建立高水平的海洋塑料产业链,打造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共同富裕新样板。

二是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建议在浙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尽快制订出台海洋塑料相关标准、规范,建立领先的追溯认证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海洋塑料认证领域的话语权。同时,全面提升产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蓝色循环”等新模式在全国推广应用打好标准基础。

三是构建产业政策体系。建议加快建立健全支持海洋塑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陆地再生塑料产业支持政策基础上,对海洋塑料产业企业在税收、出口、科研政策上再倾斜,通过加强政府强制采购引导、引领海洋塑料产品消费和优化项目用地保障等,培育海洋塑料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塑料产业。

四是强化船舶垃圾管理。加强海上船舶垃圾收集管理,考虑海上执法管理成本较高,建议建立船舶出海产废计划报备制度,按产废系数强制船员和渔民自觉将船舶垃圾带回。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参与国际海洋塑料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创新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制定与国际相适应的塑料绿色经济的环保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开展与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的海洋规划和行动。以中国实践和全球视野走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新路子,为世界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王姣姣、杨小明、韦正峥、王彬,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杨小明为本文通讯作者)

【项目来源: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项目(22110302003001)】

地区中国,浙江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