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一场公益游学,让可持续从想象走进现实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2月前

如果问一个年轻人,什么是可持续生活?他可能会给出很多种答案: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旧物利用……但现实中的可持续生活是什么面貌?可持续是怎么从概念落地到现实并在商业世界运行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在城市和乡村有什么不同?很多人并没有概念。

近日,由玛氏公司旗下玛氏箭牌通过“赠与亚洲”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的青年环保可持续创新项目——2024年“可持续,玛上GO”项目的优胜者和高校社团组织者获得一次公益游学的奖励。其主线正是在城市和乡村的真实场景中,感受可持续生活的场景,触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脉搏。

从上海到苏州,从安吉赴杭州,7位幸运儿既在繁华的大都市与可持续商业的创变者深入交流、亲身体验,又在绿水青山间与一线从业者、创业者、实践者深度对话,他们对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哪些认知?又将如何看待可持续理念与自我行动之间的关联?这次游学,又会给可持续未来带来哪些可能?

感受商业创变,体验可持续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如果说寻找中国最有活力的可持续创变场,上海这片土地,是当之无愧的存在。

为了让学子们对可持续商业、可持续消费、可持续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主办方精心选取了ESG—可持续创变展、HAI550、上海虹桥枢纽中心等点位,它们正是践行可持续理念最具生命力的存在。

果皮支撑的仿动物皮包、牦牛绒制成的纱巾衣服、废旧材料制成的环保砖……游学期间,同学们恰逢ESG—可持续创变主题展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办。此次主题展汇聚全球顶尖专家、企业领袖和行业先锋,设立多个专题论坛,堪称可持续领域一个集大成的场域、社群。

9a4f0050550f1e7092f4f3b90245fac.jpg

主题展上展示的科普、艺术、优秀案例、商业机遇、公益、沉浸式体验等内容,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田力文表示创变展让她对绿色环保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倪新益则第一次见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

参展企业减少碳排放、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深具先进理念和实践的举措,更是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李绪瑶感慨地说:“这些可持续产品能够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商家日思夜想的努力,离不开人们越来越高的环境意识。”

主题展的“冲击”还在回荡,来到坐落于淮海中路550号的HAI550,则让同学们对前沿文化消费与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为了让同学们有更深刻的体验,主办方还与多家可持续品牌协商,安排同学们作为“半日店员”,以一种新的身份和视角感悟可持续商业是如何运营的。

9c8f0d71fb237253e065d49794d3dc5.jpg

从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最后能与顾客交流推介,半日店员体验让林浩然突破了自己,也让他思考,可持续商品的价格背后蕴藏着怎样的运营理念,让他对企业与环保、利益与公益、得与舍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为了让同学们从更深入的视角看待可持续商业,主办方还教授同学们制作可持续商业画布,并带他们前往上海虹桥枢纽的多抓鱼、绿循等店铺调研,通过比较两家的商业模式、经营方式,倪新益明白了两家“相同理念、不同特点”的店铺,是如何在不同层面为可持续环保贡献力量的。

走进绿水青山,感悟生态资源产业转化

如果说商业领域的可持续实践,让学子们对可持续有了形而上的多元认知,那么,深入苏州、安吉等地,则让他们对风土风貌如何赋能可持续有了接地气的体验。

苏州,太湖之畔,有典型的江南风土风貌:荡、漾、泽密布,田、泽、村交错,水系丰沛。这样的自然风貌会孕育出怎样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学子们走进基于在地的自然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构建的苏州震泽·柴米多农场。农场里有农场(含果园)、自然教育中心、蚕桑学院(含餐厅和民宿),学子们感受农场将一二三产融合的运营方式,并亲手参与酵素的制作,亲自在田间浇灌幼苗、施肥,这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农作的自然之美,也让他们对食材生产、自然教育和生活家园构建之间的连接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e63695672a3ab07bd6018b2ae2acf81.jpg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是此次游学的重中之重。走进“以竹代塑”展示中心,沉浸式体验安吉竹产业和“以竹代塑”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吉经验;深入生态茶园,与创始人交流沟通,感悟以“茶”为中心的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访美丽余村,阅读以“数字游民”为代表的余村青年答卷;入住生态营地,见证绿色可循环营地的现实模样……

尤其是“以竹代塑”展示中心和生态茶园,给学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与体验,不仅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思考。

“以竹代塑”展示中心有八大沉浸式体验场景——扇艺展示区、茶空间、外卖餐饮区、竹基新材料及竹建材区、户外露营体验区、书房会客区、文化旅居区、竹建筑区,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下,竹子的生长周期和独特特性一一铺展在学子们面前,竹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让学子们大开眼界。

edceb3e73acdb76ed07325366cc7056.jpg

强调体验感,是此次游学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同学更加深刻地感受竹子的独特魅力,主办方还安排了亲手制作竹拓画、用笋皮进行艺术创作的环节。

通过这些难得的体验,学子们不仅感受到了竹子的多样性和艺术美感,了解了竹制品在环保领域的巨大潜力,更埋下了一颗绿色生态、面向未来的种子。

作为聚焦“乡村场景下的包装可持续”议题的一个项目,“可持续,玛上GO”关注的正是如何改善乡村社区及乡村产业产品包装浪费、塑料垃圾等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这次体验让我更加认识到‘以竹代塑’在减少塑料污染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杨涛说。林浩然亦感受到了竹子在塑料替代方面的无穷潜力,让他对可持续、再利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线交流对话,激发创新融合深入思考

一路走,一路行,更是一路交流,一路对话。

作为“可持续,玛上GO”大赛的参与者,公益游学团队的学子们都经历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探索过程,这些探索或深或浅,都鼓励和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落地执行、宣传推广等能力。

也正因为此,当学子们有机会和一线从业者、创业者、实践者交流对话时,所获得的感悟和启发才更深刻。

安吉盈元茶庄园的创始人朱仁元,既是一位茶文化大师,又是当地鲁家村第一位返乡创业的村民。他办起了安吉县首个以白茶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用科技赋能打造产品。

72b378fa0af16d956da47cd1b28b4fb.jpg

朱仁元分享了他的经商之道,为何建立三产模式、如何精确定位客源、如何选择平台确定引流策略等内容,让同学们“大有收获”“备受启发”。听了讲解,陈雯静感觉自己之前的想法见解“简单粗暴”,林浩然增加了很多切实真切的经验,让他无论是对创业类比赛的把握,还是对宏观管理甚至生活都有了极大的启发。

一个令学子们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在余村游学期间,创业者YAYA跟学子们分享了“拾回二手循环实验室”项目,几天后,这个项目路演通过余村的支持。

05bb2161524e3cbc6eee43595a572bd.jpg

“哇,这么快!”原来,大余村近年来积极探索青年人才社区建设,启动余村全球合伙人项目、发布青年共创行动、建设数字游民基地、开展云村民计划,吸引了50位扎根在村的“合伙人”、300位来村的“青年共创伙伴”、500多位短期驻留的“数字游民”以及近3万名的“云村民”,让余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入乡”实践场。

类似的举措在杭州余杭青山村也同样上演。近年来,青山村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积极进行多元化项目开发,吸引设计师、文化志愿者、建筑师、摄影师、手工艺匠人等艺术乡建人才,尤其是年轻人返乡,不仅为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和乡村绿色发展的多重目标,展现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模式。

“浙江是真金白银吸引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投身可持续议题,青年力量和青年创意可以拥有什么样的舞台、可以发挥多大的空间,让同学们有了与比赛不一样的体验。

这仿佛也给此次参加游学的学子们一个终极的启发,那就是未来之路如何走。

答案在每一位学子的心中。

玛氏表示,未来始于当下,相信在精彩丰富的可持续游学旅程后,期待同学们继续践行可持续,进一步影响身边人,共同构建可持续的美好明天。

地区中国,上海,浙江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