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降雨、雨量增大、高温高湿、体感闷热……今年入汛以来,多地极端天气频发,当前正值秋粮生长期,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南涝北旱”现象。极端天气冲击下,加剧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对粮食安全也带来了挑战。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同时处于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显著影响区,农业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少减产、多丰收,成为增强农业韧性、端稳中国饭碗的必答命题。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影响农业经济最显著的因子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极端热事件增多,强度加强,极瑞热事件频次随全球变暖幅度呈非线性增长;极端冷事件将减少,强度减弱,但依然会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强降水事件很可能变得更强、更频繁。数据显示,全球每升温1.5℃,20年一遇强降水频率将增加10%,百年一遇的增加20%。
“已有研究表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会增加。”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余卫东表示。
据了解,对农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主要分为四类。温度方面包括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降水方面包括极端强降水和极端干旱。
余卫东表示“河南省的常见气象灾害中,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居首位,暴雨次之。但近年来出现的几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极端降水事件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经济最显著的因子。”
2023年5月,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的“烂场雨”,大范围持续降雨与小麦成熟收获期高度重合,多地小麦出现点片倒伏、发霉、发芽,夏粮产量比上年减产近6.9%。
令人记忆犹新的“21·7”暴雨则导致豫北部分地区玉米严重减产。与2020年相比,鹤壁夏玉米单产减产超过六成,安阳、新乡、焦作等地减产近三成。此外,2017年秋季极端降水也给当年秋粮收获及存储带来负面影响。
除极端降雨外,曾经担任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副主任、现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占明锦提出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占明锦表示,高温热害可以导致水稻等作物提前开花,花期缩短,也导致水稻早熟,但作物颗粒是空谷,造成产量下降。茶叶等作物会出现叶面枯黄,甚至植株死亡的现象。同时,高温利于病虫害繁殖及各种杂草生长,危害粮食安全。农民会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种植需求,不仅增加了农业投入,也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低温冷害仍时有发生,致使农作物遭遇冻害或倒春寒,从而出现减产。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旱与涝的反转也非常极端。”占明锦以鄱阳湖流域举例,2020年,鄱阳湖流域水体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最大面积。但仅仅两年后,鄱阳湖又经历了极端干旱,萎缩到了历史最小的面积,很多地方几乎看不到湖体。“这种极端的反转无论对于鄱阳湖的生态系统,还是鄱阳湖的流域的农业都是影响巨大的。”占明锦说。
面对全球升温趋势,需提升农业领域适应性
全球极端天气事件不断涌现,面对全球升温的既定现实,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按照气候变化调研种植适宜作物、调整种植机制,进而趋利避害成为多为专家共识。
余卫东建议,应首先做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根据普查和区划结果,因地制宜布局种植作物和品种,起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农业讲究顺天时,气候变化不仅是有负面影响,也要看到其有利的方面并加以利用。”占明锦指出,气候变化会使得光照、温度、降水条件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做好研判的基础上,可以早稻早播,延长生长季节;一些种植单季稻地区可以种植双季稻,增加产量。
据了解,江西省曾开展早稻早播的试点示范项目,2022年,江西省83个示范点、超过60万亩面积进行了早稻早播试验,数据显示,早播的农田产量显著增加,平均产量每亩高出了29.4公斤,增产幅度达到8.0%,平均每亩增收100元左右。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力度,也有助于增强农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当前,我国气象预报能力增强,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也持续发挥气象预警在灾害防御应对中的先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气象预报能力整体过硬,但是还要在服务层面打通‘最后一米’,把预警信息有效地传递到农户手里。我们现在的服务都是针对一些大的作物,例如江西省更为关注水稻、油菜、柑橘、脐橙等主要农作物。但是有一些经济价值高、种植范围小的小众作物,例如白茶、高山蔬菜等,气象部门很难关注到,可以通过农户购买服务或者项目合作方式就能够给小规模、高价值、特色经济作物提供保驾护航。”占明锦说。
余卫东认为,还应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韧性”和防灾减灾能力。
他介绍,河南省气象部门近年来深度融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22年印发的《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气象保障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都提出从气象方面着重提升高标准农田气候适应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身针对5-10年一遇的暴雨排涝标准有要求,也可以针对干旱等灾害有系列保障措施,从而实现旱涝保收、稳定高产。”
发展有机农业,减缓气候变化幅度
农业不仅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其本身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除了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外,农业如何减缓气候变化?
在多位专家看来,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之一。
“有机农业更强调系统性,讲究作物的系统性配合,会比单一作物的应对灾害的能力更强,所以抗气象灾害的能力更强。”占明锦表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湘博表示,有机农业相比于以化肥跟除草剂为主的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减排贡献。
“从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而言,全生命周期农业生产的农资前端生产过程到田间种植环节,化肥的碳排放贡献达到60%—80%,农药生产环节贡献的碳排放也约有10%,有机农业有一个要求是不使用化肥和农药,通过有机肥来替代化肥,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徐湘博说。
推进农业低碳发展,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值得关注。徐湘博表示,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指标可以反映出土壤的碳汇水平。有机农业中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有利于增加农田土壤碳汇,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有机农业的农产品价格是比较高的,可以带领着小农户通过小型规模的种植实现更大收益,这也是有机农业减缓气候变化、发展可持续农业、实现农户增收的众多贡献之一。”徐湘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