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第15年,一群老友因“碳”再聚首!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2月前

“碳”路的未来在哪里?

6月27日,由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五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在京举行。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老友,齐聚一堂,“碳”路绿色生产力,共话可持续发展。

图为活动现场

                

气候风云“老友记”:转型创新是解决一切困难的“抓手”

                  

当前,中国的北方正遭遇“酷热烤”,南方深陷“暴力梅”,旱涝并发。随着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多个气象极值被打破。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如何科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谈判台前幕后的几位“老友”给出了答案:除了被动适应,主动减缓依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

“一项活动能够连续开展15年,受到社会的关注,并且每年都有新内容,内涵越来越深刻,影响非常大。”2010年,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第一次与“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活动相遇。今年,是他第13次出席活动。15年来,他与一众“老友”见证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过程。

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致辞

如今,他正与“老友”们致力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转型创新,“我会和战友们总结经验教训,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型创新、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作做得更好!”

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彼时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就参与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磋商工作中。36年来,他从刚参加谈判时的满头黑发熬成了现在的满头白发。

36年来,他看到了全球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数据——1906—2005年,百年平均温升0.74℃;2011—2020年,十年温升1.09℃;2022年温升1.15℃;2023年温升1.45℃。而这已快接近《巴黎协定》1.5℃的目标。

36年来,他也见证了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以来的变化——国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由忧虑转为危机,减碳模式从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中国的谈判角色从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到引领者演变。“国际气候谈判的很多成果都是熬出来的,谈判桌上拍桌子不行,国际上的事儿要多沟通多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讲大局讲长远,才能合作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左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左三),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右一)参加圆桌对话

“应对气候变化,每个国家乃至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是共同的,但责任的大小不一样。”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在碳路绿色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中国既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又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还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把应对气候变化从挑战变成发展的动力,实现国家利益和人类利益的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梳理了中国从碳公平、碳资产到碳预算、可持续发展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发展转变和思维变化。在他看来,“‘零碳’不是挑战,‘零碳’也可以成为社会福祉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要适应社会所需,走绿色生产道路。”

                 

能源革命启示录:传统能源如何“向新而变”?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这场能源革命中,传统能源如何“向新而变”?新能源如何“向绿而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致辞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中,能源类项目过半。”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成效显著。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致辞

“当前我们在能源消费、供应方面还有增长的压力,同时环境资源的压力仍然比较严峻,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低碳转型必须加快推进。低碳不是牺牲合理的能源消费,而是更绿色高效安全。

周大地介绍,“绿色低碳能源系统具备多项优势,包括大幅度提高资源保障,整体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使全社会能源成本明显下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等等。我国还要进一步提高风光装机年增数量,电力系统需要体制性改革和系统性技术改造,来适应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要求。”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石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杜卫东表示,中国石油规划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2050年热电氢占比50%,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他提到,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占比超过原油,诸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突破,比如研制成功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等,在国内率先制定实施《甲烷排放管控行动方案》。

低碳转型中,作为以“卖油为生”的企业,不可避免面临挑战。中国石化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副总经理陈俊表示,“但低碳不是过苦日子,是追求品质生活的过程。”

他介绍,中国石化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碳达峰八大行动”,发挥下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油转化”“油转特”,以及以新能源开发为转型方向,为减碳贡献力量。“目前中国石化已打造约117个碳中和示范项目,2023年,整个中石化万元产值碳排放相比2020年下降11.8%。”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震指出,“平衡油气生产和碳排放的解决方案之一是生产过程清洁替代,对于海上油田可以采用岸电入海,即通过海底电缆将海上平台与陆地电网相连,这是一条具有海上油气生产特色的节能减碳新路。”目前,渤海油田三期绿色岸电已于2023年年底投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75万吨。

“新能源实际运行中提供的可靠容量不超过5%,难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中国能建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世宇表示,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心环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和煤电转型等方式,实现化石能源“减法”和可再生能源“加法”的协同。

                    

美好生活可循环:延寿 再用

                   

一件羽绒服可以穿29年吗?

一件衬衫可以穿15年吗?

……

答案是肯定的。

而这些都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身上得到了验证。

“每年,贾峰可实现1吨的碳减排量。”这是记者在会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多年来,贾峰一直以一位骑行爱好者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当天,他穿着2023年参会时的衬衫,从北五环一路骑行而来,往返骑行36公里。

当下,低碳生活已经成为风尚。

图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致辞演讲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演讲中,贾峰把“勤俭持家”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放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了新解读,探讨了消费者如何在衣食住行等领域践行低碳生活,以减少个人碳足迹。他表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领域碳足迹占比已经过半,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仅靠生产侧减碳还不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消费模式,让绿色低碳生活落到实处”。

“在推动新能源和社会新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当产量尚未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可能不降反升。如何让新能源新科技产品获得价格优势,取决于公众的认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圆桌对话环节,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燕敏表示,得益于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大力投资,索尼在中国本土已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用电。

“年轻人对于汽车的消费理念已逐渐从拥有变成了使用。需要的时候就租一辆车来用,而不是一定要购买,这种‘按需用车’的观念非常绿色。”一嗨租车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蔡礼洪表示,租车用户中90后、00后年轻人占了60%以上,他们对新能源汽车都抱着十分欢迎的态度。

中国绿发党委宣传部部长董伟表示,前不久中国绿发在新疆达坂城、尼勒克县和米东三个新能源项目总规模600万千瓦集中并网。其中,米东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我国单体容量最大沙漠光伏项目之一,每年可提供60.9亿度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多万吨。

“从绿色金融产品规模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绿色金融未来的主战场是金融支持能源行业和制造业的转型。”招商银行公司金融总部副总经理彭科表示,善用金融力量支持绿色产业构建,需要有效机制+有效市场双管齐下。金融机构不仅是从金融供给侧提供金融产品,更要从企业需求侧,通过产业视角理解产业发展的逻辑,更有效地把金融资源配给到真正代表未来的企业。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变革势在必行!

地区中国,北京,新疆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