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华诞。75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和您聊聊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从679.1亿元到126万亿元
GDP跃升见证中国奇迹
如果按人均GDP来看,1952年我们只有119元,到2023年时已经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低收入国家、再到中高收入国家的跃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相继超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中国,还是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从1.7%到17%
强劲引擎彰显中国贡献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很小,到1978年时也仅有1.7%,位居世界第10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从此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小,贸易伙伴少。195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11.3亿美元,1978年为20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2023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94万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位居世界前列。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是不断用发展奇迹给世界带来机遇的中国。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提高到17%左右。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9—2023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位居世界首位。
从120亿元到39.9万亿元
大国匠心炼就中国制造
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不仅产品产量低,而且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许多工业产品只能依赖进口,可以说几乎是一穷二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的历史性转变。195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只有120亿元,2023年这一数值已达到39.9万亿元,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占世界份额30%左右。一代代中国工人用顽强拼搏铸就光荣与梦想,让中国制造成为了无论如何也无法被忽视的存在。
曾经,我国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不多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如今,我国工业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5G、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邮轮、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高铁、通信设备等领域一批高端品牌走向全球。2023年,我国生产汽车3011万辆、手机15.7亿台、工业机器人43万套、集成电路3514亿块,产量都是世界第一。
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其现代化的进度和程度。今天,中国制造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
粮安天下端牢中国饭碗
谁来养活中国?这是全世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中国的耕地只占世界的9%,淡水只占6%,却要养活全世界近20%的人口。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了中国饭碗,实现了从“5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吃饱肚子,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但过去几千年来都没能圆上这个温饱梦。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粮食产量只有2264亿斤。1978年,产量超过6000亿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实施,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粮食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8000亿斤,1993年超过9000亿斤,1996年突破10000亿斤大关,2012年迈上12000亿斤台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14亿多人,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23万吨肉、9万吨禽蛋、10万吨奶。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开创新局面。
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从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等,样样都是美食。如今,除谷物外,我国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也都是全球首位。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人们的“肉盘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丰富。
从不足5万人到1.12亿人
自立自强铸就中国创造
今天,咱们早已习惯了科技给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但在75年前,我国的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就拿科研人员的数量来说,建国初期,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科技机构仅有30多个。如今,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1.12亿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当然,这个指标既包含实际从事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但从中可以折射出我国科技事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向科技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提速发展,大国重器不断“上新”。
75年来,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中国天眼”征战星辰大海到“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蓝,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科技高峰,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追踪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成长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从研发投入看,2013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2023年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3278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提高到了2023年的第12位。2023年,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正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朝着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前进。
从8.6%到超24%
绿色为笔绘就中国画卷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6%,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4%。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战略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正式写入党章,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等内容写入宪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大家应该也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些年蓝天白云越来越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
国家林草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草地面积39.55亿亩,都居全球首位。全国湿地总面积8.45亿亩,位居世界第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3.05亿亩,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坚持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作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2023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2年下降超过35%。2013年到2023年,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全社会用电增量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增清洁能源发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生态失衡到绿色发展,75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绿色中国美丽画卷,正被描绘的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