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赵柏基:发展转型金融,推动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6月前

自2016年正式加入《巴黎协定》,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成果显著。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我国低碳转型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然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转型,除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还需要协同运用多种金融手段。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在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还应发展转型金融,推动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给予企业减排更多激励,加快推行气候投融资试点,促进降碳减碳相关技术创新。”

image.png

转型金融目录还需进一步细化

image.png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要进一步促进低碳转型,还需要结合我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多方因素,强化运用多种金融手段。

赵柏基认为,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价机制有待健全和优化。我国碳市场主要由自愿碳市场和强制碳市场组成。2024年1月,自愿碳市场重新启动,而全国性强制碳市场现已初具雏形。

“但是,强制性碳市场的交易流动性不高,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运行效率偏低,导致国内碳排放权价格大幅低于欧盟等海外市场,难以对企业降碳减排形成有效激励。”赵柏基介绍,目前,碳交易只允许现货交易,产品过于单一,也是市场活跃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国务院近日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条例》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就当前碳市场存在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如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建立市场稳定机制;对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作出规定。碳市场有望迎来发展新局面。

赵柏基介绍,《目录》名称由原来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调整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纳入了低碳转型相关产业,体现了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衔接,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支持政策提供了依据和指引,充分体现了“双碳”工作导向。

“但转型金融目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赵柏基认为,由于转型金融目录种类多、产业特色明显、技术含量高,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较大。金融机构需要更多的指引,才能丰富相关产品服务供给。目前,转型金融以债权类为主,股权、基金及其他类别工具较少。

image.png

促进碳金融产品创新 强化信息披露

image.png

面对目前低碳转型方面存在的问题,赵柏基建议,“首先要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及参与主体范围,落实碳减排总量控制目标,促进碳金融产品创新。”

“建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的研究论证,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尽快推动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及航空等七大行业有序纳入碳市场。考虑允许非履约主体(如金融机构及其他第三方)入市,实现交易主体多元化。”赵柏基分析说道。

另外,通过夯实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碳排放核算数据的监测、报告及核证(MRV)制度,从而推动制定碳排放总量目标,明确企业落实降碳减排任务,增加交易动力。同时,在碳金融产品方面,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设计推出如碳期货、碳远期、碳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引导更多投资行为,提升碳市场流动性及定价效率。

“鼓励转型金融创新实践、丰富产品服务、强化信息披露。”赵柏基建议,各地方、各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各自区域及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积极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探索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实践,并适时总结经验,推出优秀实践案例和更为量化的操作指南,最大程度避免“假转型”风险。

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力度,制定转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研究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综合利用信贷、债券、股权、引导基金、信托、保险等多样化工具提供支持。

记者注意到,《目录》发布时,10部门也提出,各地方、各部门可根据各自区域、领域发展重点,以《目录》为基础,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对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给予鼓励支持,为相关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有关部门可以《目录》为基础,根据工作实际制修订细化目录、子目录或拓展目录,提高《目录》的可操作性,引导社会各界更好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考虑由财政部及证监会牵头,鼓励企业深入理解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准则,和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督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等规则指引,从治理结构、发展战略、风险控制管理等方面入手,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赵柏基说。

此外,他建议,健全气候投融资体系,协同推进出台碳核算与信息披露等基础性规则制度。

“应由生态环境部、发改委、人民银行联合,在现有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气候投融资先进经验和优秀实践案例,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搭建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赵柏基解释。

具体而言,应促进数据要素应用,引导融资主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报告与核证体系,鼓励地方搭建碳排放监测平台、建设企业碳账户体系,打通碳市场、转型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在碳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标准及规则。

地区中国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