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离不开改革的引领、驱动、支撑和保障。笔者建议,要紧扣全会部署要求,全面、准确、完整理解和把握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改革措施的关联性耦合性,充分调动部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行点上先行突破和面上统筹协同推进,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治理制度和体系,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
紧扣气候治理机制,重点建立碳排放双控机制。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我国要在既有能耗双控机制和碳排放强度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实施双控一体化协同管理。可着眼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平衡统筹发展与减排,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考虑不同地区战略定位、发展阶段、排放基数、减排潜力、能源禀赋等因素,建立面向省级、市级行政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差异化分解下达和动态预警机制,实施具有一定弹性的碳排放双控评估考核机制,强化“双控”目标在降碳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约束性作用。探索建立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解和评价机制,支撑行业降碳。实施碳排放强制约束机制,建立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机制,推动碳排放双控落实到企业和园区单元,强化产品碳效约束。
紧扣气候治理体系,重点构建工作和数据体系。由于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不确定性和全球增温效应的时滞性,全球升温趋势在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尺度上仍将持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同时,也需强化适应气候变化,改变“重减缓、轻适应”的局面。一方面,加大重点部门、关键领域政策供给,制定生态、水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卫生健康等领域的适应政策。另一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协同开展适应行动,建立青藏高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的适应工作格局。围绕地区、企业、产品层面,夯实计量、检测、监测等数据基础,推动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化、标准化和机制化,实现碳排放快报和温室气体清单常态编制,提升数据质量和时效性。按照生命周期理念,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低碳供应链,提升实景数据获取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透明、可溯、权威的背景数据库,完善碳足迹核算规则,实施碳足迹等级和阈值管理,拓展碳足迹应用场景。
紧扣气候治理制度,重点健全涉碳市场化制度。碳标识、碳交易等市场机制是气候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可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产品碳标识是碳标签的重要类型,有利于打通生产侧和消费侧,促进绿色消费、绿色采购和绿色贸易,提升低碳产品市场竞争力。产品碳标识体系建设首先要制定覆盖不同产品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标准规范,增强核算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同时,制定统一的碳标识认证和添标管理制度,提升认证认可机构服务质量和合规性,建立产品碳标识信息查询和披露制度。强制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和自愿碳市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碳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深化碳市场改革,完善碳市场法规制度,实现重点环节制度化,构建多层、统一的碳市场制度和方法体系。完善碳交易促进和风险防控机制,扩大市场规模能级,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增强碳价发现功能。利用数智化手段,加强碳排放、减排量等相关数据质量全链条管理,形成高效严格的数据治理制度标准体系,形成涉碳数据不敢、不能造假的监管环境。
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省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研究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