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督察让中色大冶冶炼厂实现绿色蝶变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2月前

转炉主厂房生产区域

澳斯麦特炉

智慧运营中心

中心花园

冶炼厂全景图

一座有着67年历史的老冶炼厂,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影响下实现蝶变重生,这是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以下简称中色大冶冶炼厂)正在经历的故事。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保护,作为有色行业的领军央企,中色大冶冶炼厂在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色集团)的带领下,谋发展、开新局,以建设行业标杆企业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己任。如今的中色大冶冶炼厂,全面实施环保和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引入先进科技、装备,提质增效建成现代化、智能化绿色铜冶炼厂,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

扛起绿色发展责任,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和环保账

走进中色大冶冶炼厂,眼前的绿既是厂区高大树木的绿,也是工艺之“绿”、发展之“绿”。现代化的厂区干净整洁,澳斯麦特炉耸立在长乐山脚下。它不仅是工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的有力见证。

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中色大冶冶炼厂厘清发展关键环节,在高质量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履行生态环保主体责任等方面争做表率。

在冶炼厂的智慧中控室,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污染物治理和排放情况真实、准确地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体现科技与环保的新面貌。

2021年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了中色大冶冶炼厂烟气散排严重、外排废水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对督察指出的问题,中色大冶冶炼厂全面认领,照单全收,思想坚定,行动果断。按照督察组开出的“病例”和“药方”,开启了一场提质增效的“绿色革命”。

“当时我们初步测算,要彻底解决环保问题,投入资金可能近十亿元,对于一家老冶炼厂来说压力很大。”冶炼厂副总会计师、财务科科长胡小君说。

压力和困难也进一步促使整改工作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上做文章。中色大冶冶炼厂在整改工作中,坚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和环保账,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战略布局和生产经营中。

2021年下半年,中国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奚正平两次带领专家团队,深入现场查找问题,并收集了大量一手数据和资料。专家团队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诊断,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解决方案,最终敲定了项目的实施方案:拆除一台转炉,停掉一套硫酸系统,但保持产量不变。

在奚正平看来,“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是检验领导干部态度是否坚决、立场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能力是否过硬的‘试金石’。在整改任务面前,任何侥幸心理和闯关心态都要不得,必须坚决做到‘严’‘细’‘实’。”真抓实改,改出成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让老厂焕发出新的生机。

集团总部和中色大冶主要领导持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转变观念,提高站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发挥中央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双高试验探索措施”,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拆除一台转炉,停掉一套硫酸系统,产量不变”,这对一家老冶炼厂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当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当节能减碳成为行业主流,机遇与挑战并存。中色大冶冶炼厂迎难而上,开启了“双高试验探索措施”项目,这是一场工业的革命,也是思想的革新。中色大冶冶炼厂开启了在技术创新、环保治理、提质增效上的多重探索。

冶炼厂曾尝试将制粒工序取消,但停开制粒工序后,出现了烟灰量上涨和烟灰含铜上升的状况。当尝试减少转炉吹炼烟气量,实施高品位作业时,却发现冰铜熔点升高,导致冰铜黏度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冶炼厂将冰铜溜槽材质从陶瓷溜槽改成铜水套溜槽,解决了冰铜黏结难以清理的问题,但又发现铜水套溜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如果烧损,冰铜遇水则容易爆炸……解决一个问题,很快又迎来另一个新问题。

“我们迷茫过很多次,很多次试验到一半感觉做不下去了,但是没有退路了,我们只能往前走。”中色大冶副总经理、冶炼厂党委书记、厂长万黎明说。正是这种无路可退的境地,铸就了义无反顾、绝地重生的决心。

为防止闭门造车,老冶炼厂在“修内功”“强体魄”,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坚持“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赴云铜西南铜业、易门铜业公司进行考察学习,赴铜陵有色金冠铜业、金隆铜业公司等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调研;“请进来”,邀请恩菲等顶尖科研团队进厂进行实地考察研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找出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方案。

全厂超过1000名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经过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探索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烟灰含铜下降幅度超4%,烟气量得到有效控制,单炉铜处理量大幅度上升,产量达到最大化。经多次反复验证,最终实现了“拆除一台转炉,停掉一套硫酸系统,产量不变”的既定目标。

2023年3月24日,运行19年的冶炼厂硫酸四系全面停产,同步拆除转炉车间的一台转炉,系统的停产和转炉的拆除,不仅表明了环保整改的决心,更预示着企业新篇章的开启。

“环保升级改造不仅要解决环保问题,更要通过工艺变革,产业升级创造更大价值。”中色大冶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国斌介绍道,“只有解决了环保大问题,才能轻装上阵,跑出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以技术升级激发绿色发展动力和潜力,从“污染典型”蝶变为“治污典范”,中色大冶还在持续探索。

治尘治气治渣,全面彻底升级改造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减污降碳既是企业今后在国际竞争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十五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中色大冶始终以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依据,定方向、谋发展。

为做到立行立改,冶炼厂投入资金626万元,耗时6个月,对烟气泄漏和无组织排放、雨污分流不完善及污水处理措施不规范等问题,全部实施整改并通过上级验收销号。

2023年3月21日,冶炼厂全面环保升级改造正式拉开帷幕。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从中国有色集团到中色大冶、再到冶炼厂,都在全力以赴投入。

在治尘方面,冶炼厂投入3900万元,对系统实施升级改造,停用1#、2#精矿库,减少转运皮带近30条,停用4台制粒机,在大幅降低水电能耗和减少金属损失的同时,厂区扬尘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在治气方面,投入2.7亿元,实施火法熔炼区域改造,投入1亿元新建两套烟气脱硫系统,确保系统尾气中SO2、颗粒物含量均低于《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订单中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

治渣方面,投入4700万元,对废酸处理工艺实施升级改造,减少危废渣产出量。

在治水方面,投入1.27亿元,建设冶炼厂雨水收集池、传输、处理系统,各类废水确保梯级回用、搭配排放,厂区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梯级回用”。

投入8000万元,对硫酸系统进行改造,投入4000万元,实施智能化系统升级,投入5000万元,进行绿色工厂建设……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冶炼厂的全面转型。

在实施升级改造的同时,冶化系统大检修同步展开,电解系统的生产仍在继续,工作多头叠加给生产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在升级改造时,作业现场每天需要进行安全监护的对象超过1000人,既要保证工期,又要保证各项目施工质量,每时每刻都在经受严峻考验。为确保施工安全,冶炼厂先后抽调296人深入现场进行安全监护,安排科室与属地单位分片、分区实行人盯人,培训外委施工人员5999人(次),整个改造期间实现“零事故”。

为确保工期质量,冶炼厂将全厂维修和技术人员组建攻坚分队,对关键项目施工进行应急支援,全厂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对项目图纸、施工进展情况展开专题研讨,根据项目施工进展催办设备订货发货。党员骨干围绕改造重点难点展开突击100余场(次),解决现场施工难题和安全隐患400余项,有力保障了整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从思想到理念,从设施到技术,中色大冶迎来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与重生。

从装备升级到思想飞跃,全面实现绿色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中央企业,更应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贡献力量。

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对冶炼厂干部职工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促使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认识、观念转变上下功夫。冶炼厂每周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专题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有色集团的三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进一步加强对新发展理念、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学习,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开展制度修订和宣贯,通过问题复盘,查摆制度缺失,在真实案例中分析制度薄弱点、模糊点,进行深度研讨,查摆问题80余项,修订制度35项。邀请专家老师授课,按照专业对口原则,部分中层管理人员走上台前进行宣讲,在车间层面组织班组职工学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全厂累计组织专题学习240余场(次),全体参训人员通过深入系统学习,不断强化思想认知水平、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管理能力。

随着学习的常态化,绿水青山、花园式工厂、智能化生产、标准化作业以及利润的提升等关键词让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发生了猛烈的碰撞,职工也从被动“要求学”转变为“主动学”,全员思想认识的转变,让生态优先、坚定走好环保升级改造这条重生之路成了全员的行动自觉。

绿色新生:老厂区的华丽转身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让老厂区焕发蓬勃生机。技术升级后,环境污染减轻了,厂区环境整洁了,职工的幸福感显著提升。招聘季求职者慕名而来,人们看见了一座现代化工厂的涅槃重生与未来,看见了中央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程亚坤,一名在冶炼厂辛勤工作了近30年的炉前工,满脸喜悦地分享了他的工作环境变迁。“我从未想过,这个曾经灰火交织、气味呛鼻的冶炼厂,有一天会蜕变成绿树成荫的花园工厂。”

曾经,程亚坤每天面对的是炉台前的炽热与烟尘。随着环保升级改造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冶炼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程亚坤已经很少需要亲自到现场操作了。他坐在智慧运营中心的电脑前,通过屏幕就可以轻松监测和控制整个生产流程。全厂30余个关键岗位已经实现了集中监测、智能测算和自动操控,一些艰苦的岗位如转炉等甚至实现了无人化操作。这种变化不仅让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还大幅提升了工艺和生产控制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冶炼厂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转炉采用了红外测温、终点判断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远程一键摇炉操作,这在全国铜冶炼转炉领域中尚属首次。通过DCS控制系统,工厂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掌控,并在安全环保、能源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精准管控。这种从集中控制到集中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了智慧运营的目标。

随着环保升级改造项目的投产,程亚坤和他的同事们更加坚定了绿色发展的思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3年11月15日,冶炼厂系统改造试生产工作全面启动。改造后,冶炼厂环境质量跻身行业先进水平。在水方面,厂区初期雨水处理后回用,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后排放,生产废水处理后用于发电循环水补水和缓冷冲渣,不外排;在气方面,冶炼厂区烟气散排得到根治,排放尾气中的外排二氧化硫、颗粒物含量仅为特别排放限值的一半,处于行业一流水平。

停开硫酸四系和停用一台转炉后,烟气排放量下降了12.5%;实施酸性废水“零排放”改造,深度处理和降硬度后全部酸性废水用于冷却系统补水不外排,项目完成后,冶炼厂重金属排放量降幅13.7%。

预计2024年冶炼厂将实现年产阴极铜近50万吨,营业收入近400亿元,利润总额3.7亿元,贡献税收1亿元,全厂年节约用煤3200吨、电能60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万吨,年降本增效约2.2亿元。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绿色铜冶炼厂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展现新时代的冶炼风采。

展望未来,中色大冶冶炼厂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切实履行好中央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地区中国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