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碳中和愿景,我们探索将碳排放与碳减排相关内容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细化工作深度融合,充分衔接通州区及城市副中心相关政策和规划,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开展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核算。”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审批科曹金刚说。
2023年8月1日,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试行开展碳排放核算评价的通告》,北京市通州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行开展碳排放核算评价。一年来,通州区立足分区管控“碳排放上线”应用成果,结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对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等3个建设项目依据碳排放管控目标开展评价,进行减污降碳环保措施分析并提出碳减排措施和建议,促进碳排放精细化管理走深走实。
3个项目碳核算评价进展顺利
“根据要求,通州区聚焦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首次在道路运输业、水利、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中示范应用。”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审批科赵佶说,我们从时间、产业、行业等维度,探索性开展了通州区碳排放水平研究,明确了“碳排放上线”目标,从能源、产业和管理等角度提出减污降碳管控建议,进一步明确了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责任。
据介绍,此次开展碳核算评价的3个项目,分别是: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项目、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根据各项目特点,3个项目的碳核算评价工作各有侧重。
其中,在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中,依据北京市地方标准《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道路运输业》,侧重开展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并探索建立轨道交通活动碳核算指标体系和方法。
“我们指导建设单位分别对初期、中期、运行期碳排放总量进行核算,分析碳排放水平,并提出从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方面的碳减排措施。”赵佶表示。
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项目中,由于缺少行业碳排放水平先进值,通州区以节能减排降碳措施为根本遵循,采取了全力削减碳足迹的做法,确保项目节能低碳运行,从而真正实现碳减排。
“我们根据项目的实验技术流程、设备型号及设备数量,引导建设单位优先采用工艺先进、可靠、节能降耗产品,并从工艺布局、公用工程系统的配置、物料输送等方面统筹考虑,建设地源热泵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供热需求的燃料用量,全力削减碳足迹,实现碳减排。”赵佶表示。
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是开展京冀段潮白河的协同治理工程,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该项工程中,通州区探索京津冀碳污协同管控,协同促进区域低碳发展,有效提升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的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
“我们一方面构建区域协同联动体系,构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参考北三县减污降碳管控要求,最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及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要求,不断深化三地碳减排相关措施研究的协作配合。另一方面,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细化成果‘碳排放上线’为基础底图,对建设项目碳排放核算和评价结果、减污降碳措施以及措施符合性分析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打造区域降碳新模式。”赵佶表示。
“截至目前,已对3个建设项目依据碳排放管控目标开展评价。”曹金刚说,“在这过程中,我们初步实现了发挥碳排放评价源头管控效能,深化京津冀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并在有机融合通州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细化成果条件下,明确提出项目准入应满足‘碳排放上线’的管控要求等目标”。
加强经验总结和凝练,扩大示范成果
“通过对3个建设项目开展碳核算评价,并进行减污降碳环保措施分析并提出碳减排措施和建议,为副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抓手。”曹金刚表示,“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技术评价体系,推动碳污协同管控创新,不断拓宽应用场景。”
据介绍,在此次3个建设项目的碳核算评价工作中,不仅将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碳排放强度等方面的减污降碳管控要求,作为推动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的支撑和细化,还充分发挥碳排放评价的指导、服务作用,为项目前期论证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不仅有机融合了通州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细化成果,作为项目生态环境准入的支撑文件,还对涉及跨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及时开展区域会商,不断深化三地联防联控。
“目前,我们正不断优化完善碳排放核算评价工作,初步形成技术指导,做好可推广、可应用、可示范的技术储备,力争对建设项目排放源的能源消费、工艺过程、节能技术、降碳措施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同时,加强经验总结和凝炼,不断扩展碳核算评价实施应用领域,强化环评领域应用,并向支撑水资源综合利用、地下水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扩展,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评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为副中心碳评体系建设贡献应用场景案例。”赵佶说。
“此次针对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碳核算评价工作,极大激励我们进一步深化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赵佶说,下一步,我们也将尝试探索在识别碳排放源、评估减排潜力、碳排放数据监测与追踪等方面形成系列工作模式。通过业务协同,联合决策,强化区域绿色金融服务,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全力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绿色低碳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