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本报文章:保护好红树林,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1月前

红树林是全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当前,保护好红树林,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红树林保护具有全球意义

红树林群落既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红树林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红树林有助于维系全球生态系统稳定。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潮汐湿地系统是沿海生态系统和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附近陆地和淡水生境相互联系,受陆地、沿海和海洋过程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广泛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保护红树林对维系人与自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红树林有益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红树林是长期的二氧化碳储存系统,从大气中捕获碳以供生长,并将碳储存在叶、干、根和土壤中。健康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捕获和储存碳的速率远高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红树林储存了约210亿吨二氧化碳,防止这些二氧化碳被排放至关重要。保护现存红树林、修复减损红树林,对扩容全球碳存储系统十分必要。

红树林在维系生物多样性、保障居民生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红树林支撑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为上千物种提供相互依存的生境,是341种受威胁物种的栖息地。红树林为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鱼类、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提供生境,为约410万渔民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红树林还是自然的滨海基础设施,为抵御风暴、沿海洪水和侵蚀提供重要保护。

全球红树林面积快速减少,危及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红树林是全球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城市发展、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红树林的健康生长。过去50年间,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原始红树林消失。2050年,全球五成红树林生态系统单元面临崩溃风险,近五分之一的红树林处于濒危或极度濒危的高风险状态,伴随红树林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也将减少乃至消失,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红树林保护面临三重困境

红树林分布在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生态和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主权资源和全球公共产品属性,是国际合作和竞争并存的议题领域。当前,红树林保护面临三重困境。

红树林保护成本、风险和收益不匹配。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成本与风险由行动方承担,而收益则全球共享,“公地悲剧”使国家间开展红树林保护合作面临成本、风险和收益的“正义”“公平”或“均衡”问题。在巨大的红树林资源国别差异和庞大的二氧化碳存储总量情境下,如何处理红树林保护行动的成本、风险以及如何将红树林蓝碳变现为全球碳交易系统流通品,是红树林保护全球合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红树林保护意愿、资源和能力不匹配。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压力下,红树林主权国(尤其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更偏好发展优先,特别是在他国无需付出却能获益的情况下,红树林主权国的保护意愿愈加弱化。受红树林保护意愿和资源占有较易不匹配、红树林保护能力不足、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实践中经常出现政府、投资者、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缺少合作或合作失败案例,打击合作信心。

经济和民生争夺红树林资源。红树林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大多为发展中国家,沿海红树林往往是当地政府和社区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提供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水产养殖、采伐燃材和征地开发等造成红树林大量被砍伐。红树林修复需“退塘还林(湿)”或“退地(房)还林”,对居民生计和当地经济发展有影响,从而引发红树林资源竞争。如何将“零和”竞争转化为“共赢”合作,是红树林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红树林保护

我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红树林保护成效显著,是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推动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解决红树林保护面临的三重困境,我国可引领国际社会在三方面发力。

推动红树林保护国际制度与机制保障。要推动健全红树林保护国际制度,完善相关国际条约和行动计划。强化联合国和国际专门组织推动红树林保护的议事和行动能力。倡议召开全球红树林峰会,组建全球红树林保护联盟。推动全球碳交易谈判进程,建立红树林蓝碳的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推进红树林科研与实践成果全球合作。推动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组织设立红树林保护专项,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科研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红树林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能力和生态修复跟踪评估水平。发挥国际红树林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作用,推动全球红树林科研成果、创新技术和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倡议设立红树林基金会,支持红树林保护项目实施,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举办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和民间论坛,进一步凝聚全球共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红树林保护事业。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和培训项目,加强红树林人力资源培养与帮扶。

推广经济、环保与民生多赢的红树林治理模式。借鉴中国成功经验,推广红树林保护“两模式”和“一开发”。建立保护区、种植区和社区共建共管模式,调动民众参与红树林保护积极性。培养红树林种养生态耦合模式,运用新技术和管理措施,将红树林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实现生态与民生双提升。科学合理开发“红树林+”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环境、文旅教育和经济民生多赢效应。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区中国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