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秘书局(办公厅、综合司)日前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明确了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化转型等“双化协同”两大发力方向。当前,“双化协同”面临哪些难点和卡点问题?如何通过“双化协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化协同”背景下,哪些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湖北经济学院校长方洁教授。
方洁,经济学博士,教授,湖北经济学院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经济专委会副主任,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经济金融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
中国环境报: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两大趋势,为何要特别强调二者的协同?
方洁:数字化与绿色化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数字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能决策能力。而绿色化则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这反过来也促进了数字技术在节能减排、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双化协同”不仅能够加速产业升级,还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大趋势,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时代特征。因此,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牵引数字化,正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环境报: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中,确定了10个地区作为 “双化协同”综合试点。这些试点地区目前取得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方洁:首先,试点地区在政策引导与机制创新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为“双化协同”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同时,通过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促进了各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增强了协同效应。例如,江苏省盐城市建立了“双化协同”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专项行动牵头单位负责制,协同推进落实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催生绿色低碳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行业,有效促进了“双化协同”中的跨行业合作。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不仅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也为“双化协同”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次,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并应用了多种前沿技术,如智能调度系统、液冷技术等,来优化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能耗。同时,在绿色能源的使用上,这些地区也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推动了绿色算力的发展。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基础设施的绿色水平,还为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浙江省湖州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数字经济基础,构建了“绿色智造”体系,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此外,试点地区在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绿色发展倡议,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他们也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等技术的国际互认与应用,提升了自身在全球绿色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例如,深圳市积极加入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关系(DEPA)等国际组织,参与制定和推动绿色数字经济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则;设立了专门的国际合作机构或部门,负责与国际相关机构进行对接,定期举办国际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搭建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平台,如绿色数据中心国际合作示范区、智能城市国际合作项目等;并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鼓励本地绿色数据中心申请国际认证,如Uptime Institute的Tier认证、LEED绿色建筑认证等。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不仅促进了试点地区自身的绿色发展,也为全球“双化协同”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环境报:目前,“双化协同”仍面临哪些难点和卡点?
方洁:“双化协同”之路并非坦途,主要难点卡点包括:一是“双化协同”的模式路径需要进一步探索。发达国家“双化协同”的经验模式不适合我国国情,国内相关试点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数字化绿色化科技创新实力有待增强。算力平台建设中所需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大型核电分析设计软件、满足核级标准的仪控系统等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亟须突破,“以数字技术助力绿色技术,以绿色技术牵引数字技术”的良性互动格局尚不完善。三是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绿色转型有待进一步深化。企业间数字化转型程度差异较大,即使有的企业数字化程度已经很高,但由于其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数字化的作用也难以发挥,这阻碍了数字赋能产业绿色转型向纵深发展。四是数字产业绿色化水平有待提升。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166亿度,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2.6%,碳排放量1.3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14%。五是“双化协同”要素基础需进一步夯实。在生态环境数据流通共享、绿色算力建设、数字化绿色化复合型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中国环境报:数字产业如何落实好“双化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洁:数字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双化协同”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具体来讲,可以通过统筹布局数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闲置,持续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优化数字产业能源利用结构,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比例。进一步推动节能降碳技术在数字产业的应用,加快近端制冷、高压直流供电等节能技术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推进通信基站软硬件节能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建立完善数字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减轻电子垃圾处理的能耗与污染。
以阿里云为例,公司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采用了大量绿色节能技术,如液冷散热、智能运维等,有效降低了能耗和运营成本。同时,阿里云还积极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帮助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升级。这种“绿色云”模式不仅提升了数字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绿色转型的解决方案。
中国环境报:传统行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化转型?
方洁:传统行业绿色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具体而言,可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分析产品碳足迹、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运用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技术优化工艺流程和物料调度,改善生产设备的操控及其互联互通,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和物耗。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提升能源管理与碳排放监测管理效能。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搭建废旧资源信息服务平台,衔接资源处理与再利用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形成有序的废旧资源回收处理链。
以钢铁行业为例,宝钢股份通过引入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同时,宝钢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产品创新和工艺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智慧钢铁”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
中国环境报:“双化协同”背景下,哪些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方洁:“双化协同”为众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将成为主流趋势;在能源领域,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将快速发展;在服务业领域,数字金融、绿色物流等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同时,随着“双化协同”的深入推进,一些新兴行业如数字孪生、碳交易、环保科技等也将成为发展的新动能。这些新兴行业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还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通过“双化协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方洁:“双化协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
首先,要加快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和服务业态。
其次,要深化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双化协同”科技创新。进一步明确“双化协同”的战略方向、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推进跨学科协作和集成创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双化协同”互联共享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进一步交叉融合,促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绿色产业有机融合,加快高端芯片、超算等领域节能增效技术研发,加快数字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清洁煤发电、碳采集、碳封存等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