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绿色转型”:跨越7000多公里的合作桥梁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3月前

2023年11月,在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论坛时,格兰富集团副总裁阿斯特丽德·弗里斯听到讨论最多的议题就是“绿色转型”。

日前,中国环境报记者来这家总部设在丹麦的跨国水泵制造商,了解到集团不仅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还是场馆设备的供应商。

“中国的市场多元且巨大。”阿斯特丽德·弗里斯告诉记者,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与集团“可持续发展”价值理念不谋而合。

丹麦哥本哈根新港。牛秋鹏摄

格兰富集团气候总监托马斯·施罗德表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集团专门制定了气候转型行动计划,去年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共有9名核心成员,分别代表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协调和更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根植于所有业务的核心,支撑着集团的一切行动。”托马斯·施罗德说。

记者了解到,这个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会定期调研全球工厂的运营情况,挖掘更多优化能源数据的机会。关于气候转型的关键绩效指标,也关系到管理层的薪资待遇。

据统计,为推动整个价值链的去碳化,集团去年在气候转型方面额外投资1.34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41亿元),用于提高企业自身运营的能效、提高产品能效和创新数字解决方案、拓展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由于99%的碳排放来自集团产品使用过程中,仅有1%的碳排放源于自身运营,因此集团在节能产品创新和销售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以提高客户的能源和用水效率。

2023年,在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2%的前提下,集团将自身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减少9%,用水量同比减少7%。

“我们的碳减排实际上比国家需要减的更多。”托马斯·施罗德说。

这一点也在丹麦能源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得到了印证,2023年,丹麦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前一年减少4.8%,总体能源消耗比前一年减少1.1%。

格兰富集团的水泵工厂展区。牛秋鹏摄

在丹麦调研采访时,记者感受到,论资源禀赋,丹麦并不是一个具有清洁能源发展先天优势的国家。然而,凭借丰富的风力资源,丹麦却又摇身成为当之无愧的风能王国。

2023年,丹麦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6%,总用电量63%来自风能和太阳能。

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领域,丹麦企业具备一定的领先地位。绿色国度执行董事费恩·莫滕森告诉记者,在丹麦的出口中,绿色技术出口已占10%。

“去年的175个代表团中,有33个来自中国,他们很关注水处理、能源效率、区域供暖还有宜居城市这些议题。”费恩·莫滕森说。

2023年,中国和丹麦启用全新的双边绿色工作方案,聚焦两国在气候、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紧密合作。

就在今年3月下旬,格兰富常熟高端制造工厂在江苏省常熟市正式开业,这也是丹麦近10年来最大的海外单体投资项目。

这座“超级工厂”的生产线按照绿色低碳标准设计,光伏发电覆盖约50%的用电需求,并建造全新废水循环系统,显著减少水的消耗与污染,致力达成工业4.0标准,实现最大程度的能源回收利用,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建筑能源效率问题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挑战。

“我们的建筑在夏季主动遮阳,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冬季最冷的时候会使用隔热,来保证建筑内部的热量。”托马斯·施罗德介绍,不仅是产线,常熟工厂会有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同时也会让自然光尽量进入建筑里面,来保证比较适宜的工作环境。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仍然很有吸引力。在这里,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存量建筑改造、汽车制造业节能转型等日渐兴起的新领域,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多样性和潜力。”阿斯特丽德·弗里斯表示。

地区中国,江苏
(0)
收藏(0)